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编号:13742508
醒脑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2
     摘要: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尽可能减轻脑炎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害。

    关键词:醒脑静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46-01

    随着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组织细胞培养,血及脑脊液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已明确,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偶可导致本症。病毒经肠道或呼吸道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病毒血症的后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经脉络丛进入脑脊液,出现中枢神经症状[1]。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间我院60例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男32例,女28例,年龄1-9岁。患儿体征:发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及颅内高压的表现;分别经头颅CT、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确诊。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脑脊液变化、意识障碍、发热、头疼、呕吐、抽搐、颈强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60例患儿首先接受常规吸氧、抗感染、降温、止惊、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有呼吸衰竭时应用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711061)0.4-0.6mL/(kg·d),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7-10d。在治疗过程中,记录并比较患儿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头痛和呕吐消失时间、锥体束征及脑膜刺激征恢复和脑电图正常时间等。
, 百拇医药
    3结果

    疗程结束后一周评定疗效。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26例,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精神及智能正常,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正常,未留任何后遗症;好转3例:症状和体征接近消失,或留有轻微后遗症,脑脊液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效1例:治疗后一周症状和体征未缓解者。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4例,5例患者治疗无效。

    4讨论

    随着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组织细胞培养,血及脑脊液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已明确,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偶可导致本症。肠道病毒是一种最小的无被膜RNA病毒,可在污水中较长时期生存,人类为肠道病毒的天然宿主。肠道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可以进入细胞胞质并破坏及杀死细胞。肠道病毒一般分为3种,即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此外,还有尚未分类的肠道病毒。而这几种肠道病毒均有许多亚型,如柯萨奇病毒有A型及B型,但两型均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并偶可引起脑炎及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埃可病毒可在正常粪中经细胞培养分离出来,一般并不致病,埃可病毒有30余种血清型。病毒经肠道(如肠道病毒)或呼吸道(如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虫媒病毒直接进入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在病毒血症的后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经脉络丛进入脑脊液,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若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该病毒在人体内还可导致心肌炎、咽炎、肋间肌痛及皮肤等器官损害。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脑部大体观察一般均无特殊异常,可见脑表面血管充盈及脑水肿的表现。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变主要在软脑膜,可查见蛛网膜有单核细胞浸润,大脑浅层可有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套,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但深层脑及脊髓组织无炎性改变和神经细胞坏死的证据。
,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而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醒脑静注射液有直接灭活病毒和诱生干扰素作用,其治疗作用与杀灭病毒、有效促进高效价干扰素产生有关,且用药时间越早越好。醒脑静注射液还能有效降低脑脊液前列腺素E2和环核苷酸等发热介质,从而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并能明显抑制细胞内毒素所致体温升高,能降低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具有解热、抑菌、抗炎、保肝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及基因调节等多方面途径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记忆损害,有效地减少病毒性脑炎所继发的智能障碍,减少后遗症的出现。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尽可能减轻脑炎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孙岩,陈眉,黄晓明,等.醒脑静注射液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6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28, 百拇医药(张磊 张玉华 刘杰 于振斌 苏洪春)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