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胆囊胆管炎 > 急性胆囊炎
编号:13742509
老年急性胆囊炎60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2
     摘要: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手术条件者应争取早期手术,对于一部分患者应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争取手术治疗,因为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常会失败或加重病情,甚至使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及时手术就难以逆转。因此术前准备的充分,手术时机选择的及时,手术方式选择的恰当,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47-01

    老年人机体处于衰退状态,对疾病反应能力低下,对痛觉反应迟钝,重要脏器的机能储备及代偿力降低,在胆道疾病发作时不能及时发现,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不符合,就诊时间一般较晚,误诊率高,重症发生率较高,如不能及时治疗,后果严重。我院进来收治的60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及时采取外科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6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5例,女35例,年龄65-84岁,患者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

    2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发现14例患者胆囊坏疽,2例患者穿孔,发现50例患者胆囊周围积液,4例患者伴有胆总管结石;45例患者行急诊胆囊切除术,11例患者行部分切除加取石术,胆囊造瘘4例。

    3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60例患者术后经积极对症治疗,住院时间7-21天,康复出院。
, 百拇医药
    4讨论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针对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尚存在争论。一般认为在非手术治疗下,60%-80%的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病人可以得到缓解,然后进行择期手术,择期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远低于急性期手术[1]。近来,几组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急性胆囊炎早期胆囊切除术优于急性发作解除后的择期胆囊切除,其优点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天数减少,并不再有发作出现。手术方法主要是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造瘘术,如病情允许而又无禁忌证时,一般行胆囊切除术。但对高度危重病人,应在局麻下行胆囊造瘘术,以达到减压、引流的目的。胆囊切除术是最彻底的手术方式,在当前也是较安全的术式,总体手术死亡率<1.0%,但急性期手术死亡率要稍高一些。具体方法有顺行切除和逆行切除两种方法。顺行切除法较多使用,先在胆囊管和肝总管交汇处分离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肝总管。此时须注意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查明其解剖关系。胆囊动脉一般自肝右动脉发出,在结扎胆囊动脉的过程须在靠近胆囊壁处理,以防误伤肝右动脉。应注意急性胆囊炎,特别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因胆囊胀大,胆囊颈部可与右肝管和右肝动脉紧贴,甚至粘连。解剖至此时,应仔细分辨,避免损伤右肝管和右肝动脉。如遇炎症严重和解剖关系不清时,则可先寻到胆总管,剖开探查后置导管入肝总管,帮助识别胆囊管。更简单地可采用逆行法分离胆囊,先从胆囊底部开始分离,自肝面剥下胆囊,最后再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残端一般留3-4mm长,既可防止滑脱结扎缝线,又可防止术后形成盲袋口。在解剖胆囊中遇大出血时,切勿在血泊中盲目钳夹,以致误伤胆总管、门静脉等重要组织。此时可先用左手食指伸入网膜孔,与拇指一起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中的肝固有动脉,使出血停止,再清理手术野查明出血点所在,予以彻底止血从肝床上剥离胆囊时,须仔细钳夹并结扎直接进入肝床的小血管支,并在胆囊窝放置引流,防止积血和感染。胆囊造瘘术适用于少数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较复杂手术的病人。这类病人胆囊局部炎症较重、渗血多、解剖界限不清,若勉强施行较复杂的胆囊切除术,反而可出现并发症或误伤肝门部的重要结构,增加手术死亡率。胆囊造瘘的目的是采用简单方法引流感染病灶,防止其坏死穿孔,至于根治清除病灶,则留待择期处理。手术多采用距胆囊底最近的切口,如右肋缘下切口。在胆囊底部作双重荷包缝合线后于中心处抽吸减压,剪开小口探查胆囊尽量取净结石,再插入18-22F的蕈状导管,收紧并结扎双重荷包缝线。然后使用温盐水冲洗胆囊,并观察有无漏液,有可能时将胆囊底固定于腹壁上,胆囊旁放置引流管。如病人不能耐受手术,可行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条件允许时也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百拇医药
    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差,对疼痛感觉迟钝,腹痛、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高不如青壮年明显;而老年人腹肌萎缩,腹部体征不典型;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不相吻合。一般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一旦发作,炎症不易局限,胆囊坏疽、穿孔率较高[1]。穿孔易形成腹膜炎,进而发展为中毒性休克,病情迅速恶化,不易控制。手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重要手段,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极其重要的。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由于炎性细胞及纤维浆液的渗出,胆囊与周围组织容易形成纤维蛋白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而定,力求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快速有效,以挽救生命为目的,避免盲目探查和复杂手术。胆囊切除术作为首选术式,适合大多数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也是急性胆囊炎彻底治疗方法。正常情况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合并症较轻,能耐受手术者,多行胆囊切除术。因此术前准备的充分,手术时机选择的及时,手术方式选择的恰当,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高德明,王惠民.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的治疗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9,8:49, 百拇医药(申和真陈雨)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胆囊胆管炎 > 急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