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212
编号:13742523
有关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健康之路》 201212
     摘要: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2003年~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

    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关键词:甲状腺癌诊断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60-01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003年以来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分析临床资料,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治特点。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2003~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女43例,男1例,年龄18~68岁,平均37.6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物就诊33例,颈部疼痛6例。病程3天~20年。B超提示单发结节21例(47.7%),双发结节10例(20.7%),多发结节13例(29.5%),微钙化12例(27.2%),淋巴结肿大14例,伴食管受压1例(2.5%),气管受压1例(2.5%),术前伴局部疼痛5例(12.5%)。术后病理检查乳头状癌42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合并桥本氏病9例,其中5例二次手术,术前疑为癌复发,术后病检为炎性肉芽肿伴反应性淋巴结。诊断:术前检查:本组患者术前均甲状腺B超检查,提示低回声21例(47.7%),微钙化12例(27.2%),1例为X线检查发现甲状腺包块斑点状,微钙化(B超未发现),不规则边界19例43.1%),多普勒信号增多18例(40.9%),5例两次手术中4例有低回声,1例低回声伴微钙化,5例提示淋巴结肿大。本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5例,报告恶性3例,诊断符合率60%。
, 百拇医药
    2结果

    手术切除范围的选择统计如下:单侧+峡部切除16例,单侧腺叶+峡部+颈淋巴结清除6例,单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切除术10例,单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切除+颈淋巴结清除3例;甲状腺全切加颈淋巴结清除2例,局部姑息性切除3例,术后并发症3例暂时性声嘶,2例低钙抽搐,1例饮水呛咳,均为暂时性,44例无院内死亡发生。

    3讨论

    甲状腺癌的诊断:甲状腺癌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易误诊,其临床表现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良性疾病不易鉴别,易误诊、漏诊,甲状腺其病因复杂,且多病并存,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颈部超声检查已成为常规的体检普查项目,许多无临床症状体征的甲状腺结节,可在体检普查中被超声所检出。超声是最方便,经济实用的诊断手段之一,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甲状腺结节多方面的特点来评估其恶性的可能性,根据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特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组44例中甲状腺低回声47.7%,微钙化27.2%,不规则边界43.1%,多普勒信号增多40.9%,比较以上均偏低,另未提示纵横比及缺乏晕,表明超声医生有待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水平,本组有1例超声无甲状腺结节钙化等特征,而X线及CT显示微钙化,疑诊甲状腺癌,经病检确诊为甲状腺癌。许多研究指出,甲状腺结节钙化,特别是微钙化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标志。钙化和微钙化在甲状腺癌中的比例远远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但超声的敏感性偏低,故随着甲状腺结节钙化的检出率可提高对甲状腺癌的准确诊断率,认为超声、X线、CT、MRI结合将有助于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发现。另本组中有5例,经细针穿刺细胞检查3例疑为恶性,符合率60%,通过本组病例甲状腺癌的诊断须结合B超各特点,临床症状、体征结合X线、CT、MRI等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等检查,提高术前确诊率。甲状腺癌及其他疾病并存:本组44例并存桥甲炎9例,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例,桥甲炎由于有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多主张内科保守治疗,任何不恰当的治疗都可能加速其发展成甲减。因此,甲状腺癌与桥甲炎在治疗原则上存在根本差别。桥甲炎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难点在于并发的甲状腺癌多为微小癌,难于发现。应积极手术的指征:①甲状腺肿大并有压迫症状,或甲状腺Ⅲ度肿大。②甲状腺疼痛症状明显又无法耐受药物治疗。③甲状腺结节难以排除恶性肿瘤,特别是单发结节,直径>2.0cm,或伴有钙化点。④并发甲亢,而内科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或合并进展性重度Graves病。⑤强烈要求手术。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术前极少能够确诊。临床易漏诊、误诊的原因:①甲亢症状较重,掩盖了甲状腺癌的表现;②甲癌处于亚临床阶段;③癌灶过小,难于发现;④医生缺乏对合并甲状腺癌的警惕性。本组1例因甲亢症状比较重,而导致漏诊。关于2次手术:本组5例行2次手术,其中4例病检为术后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误诊率高达80%。超声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肿大的淋巴结或残癌,来源于缝线或其他异物的肉芽肿常位于甲状腺床或侧颈部,表现低回声等,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提醒医师应该更加仔细分析,减少不必要的2次手术。

    参考文献

    [1]姜玉新,张波.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和治疗[J].协和医学杂志,2010,1(1):34-39

    [2]刘洪枫,唐伟松,杨志英,等.甲状腺钙化性病灶与甲状腺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5):626-629

    [3]赖远辉,李晓曦,王深明,等.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732-733, 百拇医药(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