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2
编号:13739320
如何提高诊断学实验教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王瑾 张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诊断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其在临床上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缩短了教室与病房之间的距离,首先在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对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并制定出诊断学实验课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43-02

    《诊断学》是一门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重要教程,对于其中的实验教学是这门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什么是查体?查体是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如:眼、耳、鼻、手)或借助于一些辅助工具(如:听诊器),运用检体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嗅)五步法对被检查者进行基础的检查,实验操作技能是诊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否学好体格检查直接关系到进入临床后能否独立地从事工作,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所以我校对诊断学实验中操作部分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制定了《诊断学实训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实验技能的操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规范实验课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做好实验课备课

    《诊断学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要上好这门课,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做好实验课备课,观看影像资料规范自身教学操作动作,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操作水平。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为了上好一节课,必须查好资料,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在实验教学上做到心中有数。

    2科学组织授课,明确操作目的,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操作手法不正确、找不到具体位置、技能不规范。比如肺下界的叩诊,胸骨角找不到肋间隙摸不准、肺部叩诊音(清、浊、实、鼓音)分布分辨不清;肺部听诊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