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2
编号:13739537
微创骨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许志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骨科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发展前景。方法:了解微创骨科的技术概念,应用现状及计算机的辅助,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评判。结果:微创骨科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危害,在创伤,脊柱,关节以及导航辅助等骨科领域应用广泛,但良好手术技能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却是微创手术的前提,一旦使用不当,危害极大。结论:微创骨科技术正朝着微创,微量,微观及无创的方向发展,其形势较为乐观。

    关键词:微创骨科技术外科治疗创伤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51-02

    微创骨科属于一种较传统骨科的标准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稳定内环境,更快骨组织愈合,更轻局部反应,更短时间恢复机体功能以及更好心理效应手术的技术。微创骨科技术是一门高精的技术,但不能够代替传统骨科技术,传统骨科技术处理原则及操作的方法在微创骨科技术实践中仍然比较适用[1]。在开展微创骨科技术时必须注意:不可盲目的追求微小,人为的导致操作的难度过大,过长的手术时间,误伤患者的主要组织,不可只凭借手感及自身经验操作,脱离影像仪器的监视。手术医师的主要目标就是合理的应用微创技术在最小创伤基础上达到

    3.1中医辨证论治乙肝。中医认为阴虚邪留、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均是慢性乙肝常见的证型。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有68%的慢性乙肝患者表现为虚证,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其中以脾胃虚弱和肝肾阴虚最为多见,占90%以上。而针对不同的证型,可以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对症治疗,如阴虚邪留型患者,可采用生地黄、麦冬、石斛、白芍、当归以及龙胆草等进行治疗;而对于肝胆湿热型患者则可使用炒苍术、川黄柏、薏苡仁、黄芩、茯苓和大腹皮等等;另外,肝郁脾虚型患者还可使用炒柴胡、炒枳壳、白术、茯苓和郁金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