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36
编号:13729416
中医治则“异病同治”针灸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包克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给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疗效为3个月。

    结果:原发性痛经组和单纯性肥胖组患者在体重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痛经患者的痛经情况也具有明显的好转。

    结论:使用“肝脾同治”针灸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单纯性肥胖及原发性痛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异病同治 应用效果 原发性经痛 单纯性肥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7-01

    在临床上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分别属于妇科和内科,以上两种并给予针灸治疗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为了探讨异病同治在针灸临床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痛经和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进行同治,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者98例和单纯性肥胖患者90例,年龄范围在18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3.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单纯性肥胖患者排除其他并发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则是发生肥胖在先,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在后出现痛经候症,经过临床诊断单纯性肥胖又符合痛经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均给予两组患者耳体针结合疗法进行治疗。针灸穴位选择太白、章门、脾俞、蠡沟、三阴交、公孙、太冲、期门、肝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