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隐患探讨与干预
摘要:针对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化解护理风险,对预防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隐患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1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抢救各种重症为主的之路体系,患者病情危急且变化快,而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下,护理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现介绍如下。
存在的安全隐患:
(1)护士方面。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只重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士责任心和语言行为:护士对患者存在的危险性如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等预防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缺乏慎独精神。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患者的自尊,侵犯患者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护士操作未遮挡患者,做健康宣教不及时,注意事项未交代清楚。缺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患者误解、反感。
护士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展,护理理论、技术更新快。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知识缺乏,对新设备不了解,护理技术不熟练,协作能力差等,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护理人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护理质量提升的瓶颈,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弥补护士缺编所带来的负效应[2]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ICU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护理操作风险:各种生命支持的仪器、设备的运用;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多种药物的运用;压疮;坠床;院内感染;无过错输血感染、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各种侵人性操作导致感染等因素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导致死亡或伤残。
告知行为不规范: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沟通。ICU患者贵重物品交接不清患者转科时病情、病历、X片等交接不清楚,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的风险告知不清楚等,造成差错、事故。
(2)医疗文书方面。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医护间缺乏沟通,护理记录书写与医疗记录时间出现差异,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减。
开出医嘱与护士执行嘱时间不对应:医嘱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要求临时医嘱须在开出后30min内执行。ICU内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个别时候由于医生抢救患者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补开医嘱时间开错,护士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时间不对应。执行医嘱后未及时签名及录执行时间,或执行时间不准确。
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抢救患者过程未及时记录或没有客观、动态、连续反映患者情况,常发生危重患者抢救后做回顾性描述,导致事实与记录的出人,或护理记录不完整。
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晰、涂改: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明确规定护理记录写字迹应清晰,严禁涂改。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词或重要数据出现涂改或模糊,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失去其可信度。
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护理记录记载了对患者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过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而护理记录中往往出现对重点护理内容无记载或内容不连贯,对主要病情变化无记载。
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护士负责意识差,对护理记录重要性认识不够,常出现签名简化或由别人代签名现象,这种病历在法庭上将失去证据力。
(3)患者方面。ICU医疗费高,使患者家属难以承受。患者的认知水平、对就医的高期待,以及医患信任危机,患者及家属自身的素质不同等,也是导致医疗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有关部分在职干部担心身体不好影响工作,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护理人员言语应谨慎,注意保护其隐私,使其在一个良好的心境和社会氛围中接受医疗服务。部分离退休干部从领导位置上退下来,渐渐有些自卑的心理,对医护人员的言行亦较敏感。因此,要热情接待,注重交流,聆听病人倾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处处关心、体贴病人,运用激励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陆召军,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2):122-123
[2]尚德慧,倪洪涛,黄顺爱,护理干预对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09
[3]丁宝珍,李霞.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2,36(1):44-46
[4]洪炜.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科学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4-164
[5]颜景荣.试论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9-120, 百拇医药(张惠琴)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隐患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1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抢救各种重症为主的之路体系,患者病情危急且变化快,而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下,护理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现介绍如下。
存在的安全隐患:
(1)护士方面。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只重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士责任心和语言行为:护士对患者存在的危险性如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等预防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缺乏慎独精神。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患者的自尊,侵犯患者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护士操作未遮挡患者,做健康宣教不及时,注意事项未交代清楚。缺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患者误解、反感。
护士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展,护理理论、技术更新快。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知识缺乏,对新设备不了解,护理技术不熟练,协作能力差等,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护理人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护理质量提升的瓶颈,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弥补护士缺编所带来的负效应[2]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ICU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护理操作风险:各种生命支持的仪器、设备的运用;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多种药物的运用;压疮;坠床;院内感染;无过错输血感染、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各种侵人性操作导致感染等因素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导致死亡或伤残。
告知行为不规范: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沟通。ICU患者贵重物品交接不清患者转科时病情、病历、X片等交接不清楚,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的风险告知不清楚等,造成差错、事故。
(2)医疗文书方面。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医护间缺乏沟通,护理记录书写与医疗记录时间出现差异,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减。
开出医嘱与护士执行嘱时间不对应:医嘱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要求临时医嘱须在开出后30min内执行。ICU内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个别时候由于医生抢救患者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补开医嘱时间开错,护士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时间不对应。执行医嘱后未及时签名及录执行时间,或执行时间不准确。
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抢救患者过程未及时记录或没有客观、动态、连续反映患者情况,常发生危重患者抢救后做回顾性描述,导致事实与记录的出人,或护理记录不完整。
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晰、涂改: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明确规定护理记录写字迹应清晰,严禁涂改。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词或重要数据出现涂改或模糊,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失去其可信度。
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护理记录记载了对患者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过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而护理记录中往往出现对重点护理内容无记载或内容不连贯,对主要病情变化无记载。
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护士负责意识差,对护理记录重要性认识不够,常出现签名简化或由别人代签名现象,这种病历在法庭上将失去证据力。
(3)患者方面。ICU医疗费高,使患者家属难以承受。患者的认知水平、对就医的高期待,以及医患信任危机,患者及家属自身的素质不同等,也是导致医疗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有关部分在职干部担心身体不好影响工作,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护理人员言语应谨慎,注意保护其隐私,使其在一个良好的心境和社会氛围中接受医疗服务。部分离退休干部从领导位置上退下来,渐渐有些自卑的心理,对医护人员的言行亦较敏感。因此,要热情接待,注重交流,聆听病人倾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处处关心、体贴病人,运用激励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陆召军,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2):122-123
[2]尚德慧,倪洪涛,黄顺爱,护理干预对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09
[3]丁宝珍,李霞.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12,36(1):44-46
[4]洪炜.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科学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4-164
[5]颜景荣.试论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9-120, 百拇医药(张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