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染病护理中的安全管理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健康理念也不断转变。传染病的护理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其他医护人员、患者及社会人员的健康。因此,科学的进行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并合理解决意义重大。本文从就医环境、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对传染病护理中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染病 护理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3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21-01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非传染病的护理,其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情况较多的特点。在护理中,还应该做好传染病的防空措施,以免传染至其他病人或者医护人员。可见传染病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但是即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也难免出现护理差错的情况,任何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对患者及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应该充分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安全管理。
1 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就医的传染病患者常因为发病较急而没能做好住院准备,环境的变化及生活上的不适应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医院多能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定会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促进患者康复。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1 病房环境方面,医院可以营造舒适的、温馨的、人情味十足的就医环境,让病人能够如在家一样舒适。布置病房时应坚持以便利、安全、安静、整洁为原则,保持室内通风,病室宽敞明亮,保持病房空气清新。病房还应配备电视机,24h供应热水及备好一次性生活用品。病床应该干净整洁,床单应保持舒适整洁,一旦变脏就应该及时更换被套床单。
1.2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应该言语亲切,端庄大方,举止文雅,耐心热情,以让病人信任、放心。护理时应该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及其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隔离方式。
2 加强传染病患者的常规护理
2.1 饮食护理方面。传染病患者大多伴有旺盛的新陈代谢、高热等症状,而引起食欲减退。因此,对传染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时,需合理调配营养成分,结合病人自身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等食物,少食多餐,保证身体足够的热量供给。建议病人多饮水,以维持机体电解质、水的平衡,并及时排泄体内毒素。
2.2 加强科室的消毒隔离。保持室内开窗通风,根据管理制度对病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每日对传染病患者的住院病房进行1h的紫外线消毒,出院时严格执行终末消毒,减少遗留的污染物继续传播疾病的潜在危害。
2.3 急性传染病患者常伴有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后,应及时适当降温,为防止患者虚脱最好不要使用冰水擦拭。
3 耐心的心理护理
顾名思义,传染病即能够相互传染的疾病,因而病人需要进行隔离治理,禁止外出,封闭的住院环境使得患者心情苦闷。病人常担心会受朋友、同事及家人的歧视,心理压力较大。一些患者多次感染,多次住院治疗且经久不愈,使得患者信心大减,出现焦虑、恐惧不安,性格暴躁,易怒易发脾气等等。考虑到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应该与患者多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诉求,倾听患者的心声,安慰病人,鼓励病人,取得患者的合作与信任,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其次,可以适当的进行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正确的认识并面对疾病,以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
4 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教育
4.1 加强安全教育。医院应加强安全管理知识的宣教及教育,让护士明确安全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特别是一些刚入职的护士,工作经验有限,措施不力,防范意识不够,不够重视,更需要加强训练其基本功,增强技术的熟练度,加强防患意识,防范好各类危险因素。
4.2 加强护理道德修养。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传染病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传染病患者常具有较大的恐惧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减轻患者的不良应激反应。护士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及身体状况,告知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及疾病情况,注意事项,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4.3 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护理人员应该保持优良的心理情绪及稳定的心态,排除外部干扰,规范自身护理行为。工作中沉着冷静,面对复杂情况能够及时正确处理。护理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及自身涵养。
4.4 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以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开阔视野,娴熟技术。
5 争取家属的帮助和支持
患者的康复不仅与医院的就医环境、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关,还与朋友、家人的帮助和支持相关。传染病患者常因为对疾病认识的不够而出现心理问题,高传染性的特点也使得住院期间缺乏朋友、家人的陪护,病人易出现孤独感和失落感,住院期间还需担心疾病给家人带来的困扰。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朋友、家人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耐心照顾病人,对患者的不满情绪不应流露出来,免得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住院过程中亲朋好友可常去探视病人,并与其交流一些病人感兴趣的、关心的话题,让病人能够感受到朋友、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对患者情感上和心理上有着支持作用。
如可以经常来探视病人,交流一些他关心、感兴趣的话题,使病人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护的,对患者的心理和情感起着支持的作用。
6 总结
总之,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使得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焦虑的心理。传染病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心理上的护理。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患病病程较长,疗效较差,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加强病房和病床的就医环境,且需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教育。作为医护人员,应对传染性疾病护理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凯红.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
[2] 郭小红.新时期护士压力应对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
[3] 韩明华,刘化侠.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10A), 百拇医药(冯新霞)
关键词:传染病 护理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3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21-01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非传染病的护理,其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情况较多的特点。在护理中,还应该做好传染病的防空措施,以免传染至其他病人或者医护人员。可见传染病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谨慎,但是即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也难免出现护理差错的情况,任何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对患者及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应该充分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安全管理。
1 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就医的传染病患者常因为发病较急而没能做好住院准备,环境的变化及生活上的不适应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医院多能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定会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促进患者康复。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1 病房环境方面,医院可以营造舒适的、温馨的、人情味十足的就医环境,让病人能够如在家一样舒适。布置病房时应坚持以便利、安全、安静、整洁为原则,保持室内通风,病室宽敞明亮,保持病房空气清新。病房还应配备电视机,24h供应热水及备好一次性生活用品。病床应该干净整洁,床单应保持舒适整洁,一旦变脏就应该及时更换被套床单。
1.2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应该言语亲切,端庄大方,举止文雅,耐心热情,以让病人信任、放心。护理时应该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及其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隔离方式。
2 加强传染病患者的常规护理
2.1 饮食护理方面。传染病患者大多伴有旺盛的新陈代谢、高热等症状,而引起食欲减退。因此,对传染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时,需合理调配营养成分,结合病人自身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等食物,少食多餐,保证身体足够的热量供给。建议病人多饮水,以维持机体电解质、水的平衡,并及时排泄体内毒素。
2.2 加强科室的消毒隔离。保持室内开窗通风,根据管理制度对病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每日对传染病患者的住院病房进行1h的紫外线消毒,出院时严格执行终末消毒,减少遗留的污染物继续传播疾病的潜在危害。
2.3 急性传染病患者常伴有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后,应及时适当降温,为防止患者虚脱最好不要使用冰水擦拭。
3 耐心的心理护理
顾名思义,传染病即能够相互传染的疾病,因而病人需要进行隔离治理,禁止外出,封闭的住院环境使得患者心情苦闷。病人常担心会受朋友、同事及家人的歧视,心理压力较大。一些患者多次感染,多次住院治疗且经久不愈,使得患者信心大减,出现焦虑、恐惧不安,性格暴躁,易怒易发脾气等等。考虑到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应该与患者多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诉求,倾听患者的心声,安慰病人,鼓励病人,取得患者的合作与信任,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其次,可以适当的进行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正确的认识并面对疾病,以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
4 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教育
4.1 加强安全教育。医院应加强安全管理知识的宣教及教育,让护士明确安全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特别是一些刚入职的护士,工作经验有限,措施不力,防范意识不够,不够重视,更需要加强训练其基本功,增强技术的熟练度,加强防患意识,防范好各类危险因素。
4.2 加强护理道德修养。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传染病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传染病患者常具有较大的恐惧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减轻患者的不良应激反应。护士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及身体状况,告知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及疾病情况,注意事项,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4.3 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护理人员应该保持优良的心理情绪及稳定的心态,排除外部干扰,规范自身护理行为。工作中沉着冷静,面对复杂情况能够及时正确处理。护理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及自身涵养。
4.4 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以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开阔视野,娴熟技术。
5 争取家属的帮助和支持
患者的康复不仅与医院的就医环境、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关,还与朋友、家人的帮助和支持相关。传染病患者常因为对疾病认识的不够而出现心理问题,高传染性的特点也使得住院期间缺乏朋友、家人的陪护,病人易出现孤独感和失落感,住院期间还需担心疾病给家人带来的困扰。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朋友、家人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耐心照顾病人,对患者的不满情绪不应流露出来,免得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住院过程中亲朋好友可常去探视病人,并与其交流一些病人感兴趣的、关心的话题,让病人能够感受到朋友、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对患者情感上和心理上有着支持作用。
如可以经常来探视病人,交流一些他关心、感兴趣的话题,使病人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护的,对患者的心理和情感起着支持的作用。
6 总结
总之,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使得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焦虑的心理。传染病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心理上的护理。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患病病程较长,疗效较差,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加强病房和病床的就医环境,且需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教育。作为医护人员,应对传染性疾病护理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凯红.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
[2] 郭小红.新时期护士压力应对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
[3] 韩明华,刘化侠.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10A), 百拇医药(冯新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