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帮助患者了解本病的各种护理问题,提高救治成功率。
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结果: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
结论: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 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54-01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该病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有些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自己对于急性脊髓炎这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简述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7岁。经过科学治疗和护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症状缓解,部分自理,5例可完全自理,在10例病例中,无1例死亡。
1.2 临床体征。
1.2.1 运动障碍:表现为两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早期呈迟缓性,肌张力低下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为脊髓休克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4周,但差异较大。休克期后肌张力逐渐升高,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由远端开始逐渐恢复。
1.2.2 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感,感觉恢复较慢,个别病人感觉异常可持续数年之久。
1.2.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便潴留和充盈性尿失禁(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随着脊髓功能恢复,尿液充盈30-400ml时自主排尿(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脱屑及水肿,指(趾)甲松脆和过度角化等。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部啰音。上升性脊髓炎病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是否有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无效时准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并及时通知医生。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如咳痰无力,可给予吸痰管吸痰,每日定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轻或消除肺部感染,减少痰液坠积、结痂。
2.2 心理护理:急性期时,早期受损平面以下部位自主运动、感觉、反射运动均丧失功能,大小便潴留,导致患者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心情烦躁、忧郁。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和患者沟通交流,运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本病的转归及预后,并举以康复良好的病例唤起患者治愈的希望和信心,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帮助患者调整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让家属配合,在生活上给予体贴和关怀,多鼓励和安慰,消除自悲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2.3 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畅,2~4小时放尿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观察尿液的色、量是否正常;当尿常规化验有感染时,可根据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再留取化验至正常,注意操作时保持无菌规范。定期更换导尿管及无菌接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2.4 大便护理:由于副交感神经受损及长期卧床,患者肠蠕动减弱,易发生腹胀和便秘,应保持适当的高纤维饮食与水分的摄取,依照患者的排便习惯,选择一日中的一餐前给缓泻剂,饭后因有胃结肠反射,当患者有便意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增加腹压来引发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无效时可给予不保留灌肠,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养成排便规律。
2.5 皮肤护理:大小便失禁、腹泻、发热、出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导致发生褥疮,因此须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疮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2.6 康复护理:患者发生肢体瘫痪,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就应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在脊髓受损初期,就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以利于肌力的恢复。
2.7 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入睡困难甚至心率增快等,患者对此不能正确认识且不能接受,需要详细的用药指导并通知医生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向患者讲明原因是药物所致,而且随着药物减量症状也会减轻,停药后症状消失。
2.8 健康教育: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营养和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告诫家属患者锻炼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跌伤等意外。并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告知预后,若无严重合并症,常在3~6个月可恢复到生活自理,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体会
急性脊髓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在青壮年中多发。起病后会出现脊髓神经支配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出现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是通过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202
[2] 宓忠祥.角色转换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34-35
[3] 瑞莲,许建珍,屠丽君.神经科患者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1143, http://www.100md.com(王茜)
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结果: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
结论: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 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54-01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该病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有些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自己对于急性脊髓炎这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简述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7岁。经过科学治疗和护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症状缓解,部分自理,5例可完全自理,在10例病例中,无1例死亡。
1.2 临床体征。
1.2.1 运动障碍:表现为两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早期呈迟缓性,肌张力低下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为脊髓休克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4周,但差异较大。休克期后肌张力逐渐升高,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由远端开始逐渐恢复。
1.2.2 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感,感觉恢复较慢,个别病人感觉异常可持续数年之久。
1.2.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便潴留和充盈性尿失禁(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随着脊髓功能恢复,尿液充盈30-400ml时自主排尿(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可出现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脱屑及水肿,指(趾)甲松脆和过度角化等。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部啰音。上升性脊髓炎病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是否有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且呼吸无效时准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机,并及时通知医生。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如咳痰无力,可给予吸痰管吸痰,每日定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轻或消除肺部感染,减少痰液坠积、结痂。
2.2 心理护理:急性期时,早期受损平面以下部位自主运动、感觉、反射运动均丧失功能,大小便潴留,导致患者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心情烦躁、忧郁。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和患者沟通交流,运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本病的转归及预后,并举以康复良好的病例唤起患者治愈的希望和信心,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帮助患者调整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让家属配合,在生活上给予体贴和关怀,多鼓励和安慰,消除自悲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
2.3 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畅,2~4小时放尿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观察尿液的色、量是否正常;当尿常规化验有感染时,可根据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再留取化验至正常,注意操作时保持无菌规范。定期更换导尿管及无菌接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2.4 大便护理:由于副交感神经受损及长期卧床,患者肠蠕动减弱,易发生腹胀和便秘,应保持适当的高纤维饮食与水分的摄取,依照患者的排便习惯,选择一日中的一餐前给缓泻剂,饭后因有胃结肠反射,当患者有便意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增加腹压来引发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无效时可给予不保留灌肠,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养成排便规律。
2.5 皮肤护理:大小便失禁、腹泻、发热、出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导致发生褥疮,因此须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疮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2.6 康复护理:患者发生肢体瘫痪,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就应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在脊髓受损初期,就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以利于肌力的恢复。
2.7 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入睡困难甚至心率增快等,患者对此不能正确认识且不能接受,需要详细的用药指导并通知医生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向患者讲明原因是药物所致,而且随着药物减量症状也会减轻,停药后症状消失。
2.8 健康教育: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营养和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告诫家属患者锻炼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跌伤等意外。并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告知预后,若无严重合并症,常在3~6个月可恢复到生活自理,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体会
急性脊髓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在青壮年中多发。起病后会出现脊髓神经支配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出现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是通过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202
[2] 宓忠祥.角色转换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34-35
[3] 瑞莲,许建珍,屠丽君.神经科患者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1143, http://www.100md.com(王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脊髓病 > 急性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