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检查,并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测定伴放线杆菌(A.a)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龈下牙周致病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9【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9-02
慢性牙周炎属感染性疾病,是牙周组织受到牙菌斑生物膜影响后出现的组织破坏事件,同时也是成人牙丧失的关键原因。临床研究证实,牙周健康水平与龈下微生物的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主要牙周致病菌为A.a与P.g,而首要治疗方法便是牙周基础治疗[1]。我院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疗效与其对A.a、P.g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 18-69岁,平均年龄为(37.6±5.2)岁。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无全身性疾病、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半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18颗以上完全萌出牙;口腔2个象限中超过4个位点牙周袋探针深度>5mm;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