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9
编号:13664710
氨曲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应对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于丽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氨曲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14年4月十年间在临床上应用氨曲南注射液进行抗菌治疗的所有患者资料,共统计出发生不良反应的事件为36例。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好转情况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出氨曲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探讨临床上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

    结果在这36例氨曲南的不良反应中,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为52.8%;注射液用量为2.0g/次,2次/d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5%,较其他用量较高;在所有不良反应的症状中,过敏反应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8.3%;首次用药30分钟内和连续用药大于2次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他因素如性别,过敏史等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在停药后对症治疗的72h内好转并消失。

    结论临床分析表明,氨曲南的不良反应并不仅限于其药品说明书上标识的不良反应,因此,要引起临床应用中的重视,并给予及时的应对。

    关键词:氨曲南不良反应临床分析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7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67-02

    氨曲南是一种新型的第一个用于临床的[1]单酰胺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它口服会被破坏,因此均为注射制剂。它的抗菌谱较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大肠杆菌,沙雷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杀灭。它不仅能够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3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