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9
编号:13664716
肿瘤患者PICC置管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健康之路》 20149
     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方法针对128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18例不同程度静脉炎,找出可能发生炎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次数、方法、置管后的活动方式有关。

    结论护理人员应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发生。

    关键词:PICC静脉炎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8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71-01

, 百拇医药     〖JP3〗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1]。PICC置管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治疗患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虽然PICC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炎发生率最高[3]。现将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PICC置管患者14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80例。146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1级静脉炎12例,2级静脉炎8例,3级静脉炎4例。

    1.2静脉炎判断标准。按照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进行判断。

    2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分析
, 百拇医药
    2.1自身因素

    2.1.1有研究发现。患者的血凝状态对于其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血小板计数较高(偏向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低。[4]

    2.1.2与患者血管状况及机体免疫状况有关。女性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

    2.1.3患者情绪对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有影响。由于患者对PICC置管过程不了解,极易发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置管过程中的不适引起血管收缩,增加了导管与血管内膜的摩擦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2操作技术因素。

    2.2.1穿刺静脉的选择 PICC置管尽可能选择在贵要静脉[5]。因为贵要静脉管径粗、直、静脉瓣较少,变异少,位置浅表,穿刺成功率高。
, 百拇医药
    2.2.2穿刺者技术及熟练程度。操作者应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性摩擦及血管的阻力。送管动作要轻柔,匀速、缓慢地送管,以避免由于送管过快,使摩擦力增加,而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降低静脉炎发生几率。另外还应避免反复穿刺,尽可能一次置管成功。

    2.3物理因素。

    2.3.1导管型号。导管型号越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越大,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越高。

    2.3.2导管材料。

    2.3.3导管固定情况。导管固定不妥会导致导管在血管内反复滑行,刺激血管壁引起静脉炎。同时患者穿刺肢体活动程度也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

    3护理措施

    3.1置管前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化疗方案,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优点。可通过观看录像,了解PICC置管过程,请已经置管的患者现身说法,打消患者顾虑,病友间的相互交流比医务人员的说教更起作用。
, 百拇医药
    3.2置管中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置管过程及需要配合的要点,操作的诊室温度适宜,尤其是冬天,血管充盈度差,血管容易痉挛,导致送管困难,遇到此类情况时可用热毛巾敷穿刺点上方,并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注意力。

    3.3置管后的健康教育。置管后24小时常规换药,次日嘱咐患者穿刺侧上臂用热毛巾热敷,每日两次。

    3.4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反复穿刺可引起血管内膜受损,所以PICC置管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的护理人员方可操作,送管时动作应轻柔,以保证穿刺的成功率和置管的安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塞丁格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3.5导管的护理。每次输液前后均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封管,使用血液制品、高渗液、营养液后应及时冲管。治疗间歇期每周更换敷料、接头、冲洗管道。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应及时更换。淋浴时穿刺处用小毛巾覆盖,外加保鲜膜环绕3~4圈,上下用胶带粘紧,确保水不会浸湿敷料。沐浴结束后及时擦干手臂,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异常。
, 百拇医药
    留置PICC后,可进行日常活动,但强调患者注意穿刺侧手臂不要剧烈运动,且勿使术侧手臂受压,对躁动者给予适当约束,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锻炼,避免穿刺侧手臂负重,以防穿刺局部出血及导管折曲、脱出[6]。

    3.6静脉炎的处理。PICC置管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择沿静脉走向穿刺点上方15cm处或送管不畅部位为中心,予以红外线照射30min,2次/d。照射处皮肤距离治疗板20~30cm,皮肤表面温度保持40℃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或降低发生率[7]。虽然在护理过程的各阶段中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了较有针对性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轻者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3次/d,每次30min,4~5天可见效。因硫酸镁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降低血管对致痛物的敏感性。

    4小结

    综上所述,当静脉炎发生时病人的穿刺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所以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学习相关知识进展,掌握新方法、新理论,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轻病人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晓琳,宋金兰,王蕊.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9,7(5):59

    [2]赵丽琴.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

    [3]赵发荣.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4):1012

    [4]吴倩.PICC置管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4~325

    [5]张雪花,王秀芬.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6):1570~1571

    [6]廖建鄂,谷小燕.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与防治,现代护理,2007,15(1):1528

    [7]厚梅,李瑞芳,李海燕.红外线照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无菌性静脉炎的研究.新医学学刊,2009,6(2):200, 百拇医药(卢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