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路》 > 201410
编号:13661507
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技巧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健康之路》 201410
     摘要:采用头皮针做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是利用头皮针代替注射器直刺的一项技术,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

    关键词:颈外静脉穿刺 采血技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7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69-01

    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护士常见的、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小,用注射器针头直接穿刺颈外静脉,会因角度不易掌握、患儿哭闹挣扎不易固定而导致血管壁被刺破,甚至导致采血失败,累计造成采血成功率较低。

    为了避免该现象的继续发生,我院组织大量人员研究分析颈外静脉穿刺采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总结经验,具体到每一个小细节,合理安排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直至2012年,本院儿科用头皮针颈外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技术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采血前准备

    1.1 物品准备。处置盘内备75%酒精、无菌棉签、一次性头皮针(根据血管粗细选择5.5或7号)、5或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根据采血量准备) 、试管。

    1.2 心理准备。患儿就诊时陪同人员多,有的多达四五人,特别是孩子哭闹、家属有急躁情绪,无形中给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因此,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要有耐心、细心、并保持正常稳定的情绪,与家属做好沟通,得到家属支持与信任。

    1.3 光线控制。一般以自然光线最佳。光线较弱,血管透明度差,可见度低,护士瞳孔散大,眼睛易模糊看不清血管,不利于穿刺;光线较强,皮肤及血管反光,刺激眼睛,看不清血管,影响穿刺。光线太暗时,可借助 100~150W 日光灯。日光灯距穿刺部位40~50cm,调整好光线,让护士清楚地找到血管。

    2 操作方法
, 百拇医药
    2.1 摆正体位。患儿平卧于操作台上,肩下垫小枕,头偏向一侧呈45°角,使颈外静脉充分暴露出来。

    2.2 操作步骤。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两次(顺时针和逆时针各一次),消毒面积6~8cm。将无菌7号头皮针紧密连接上注射器乳头,测试抽吸不漏气。左手食指固定在穿次点前约2cm血管处,拇指固定在穿次点后约1cm血管处,右手持针柄与血管呈10~15°角刺入皮肤,根据血管走向,在皮肤内潜行0.5~1cm,由浅入深,缓慢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待抽吸顺利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柄。抽吸至需要量,拔除头皮针,用无菌棉签压迫针孔处3~5分钟,直至无出血。取下头皮针,将血液注入试管。

    2.3 注意事项。穿刺时要手眼配合,协调一致。进针时注重观察两点:一是观察针尖穿刺的血管走向及深浅度,二是观察头皮针与连接软管部位的回血情况。

    3 体会
, 百拇医药
    3.1 成功率高。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可随患儿头部活动调整,针柄不易滑脱,采血成功率高。自2012年至今临床实践,无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两岁以下婴幼儿应用此法最佳。

    3.2 操作方便。头皮针穿刺时进针角度易控制,头皮针的塑料管柔软、能弯曲,针柄易固定。

    3.3 安全。头皮针锐利、壁薄、斜面短,穿刺时对血管损伤小。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衔接严密,不易发生漏气现象。采血完毕后,压迫止血更直接、简便,止血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采用头皮针做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患儿家长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基础护理学], 百拇医药(宋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