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医哲学融入医院建筑设计(1)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囊括了天文、地理、化学等各个方面。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工程的设计中,我们首先从中医的思辨哲学出发——
从中医哲学中得到的启示
*整体观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整体观,诊治患者时不仅仅关注于局部的问题,而是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诊断。医疗建筑所涵盖的复杂功能也恰似人体般精密,我们采用整体的设计观,全盘考虑、辨证设计,以达到平和、中正的设计效果。
*四诊辨证
诊法,指望、闻、问、切4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等进行细致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这如同建筑设计中的现场勘查。
, 百拇医药
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来辨别内在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这类似于方案设计前期的科室调研,与医生、患者、领导进行沟通的过程。
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的变化情况。
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地了解项目情况,设计人员才能对项目有更好的把握。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 百拇医药
建筑设计中,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原有老建筑的联系,都需要重点关注。只有将项目设计与外界环境统一考虑,才能使医院建筑在未来的使用中发挥整体作用,产生强大的建筑气场。
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工程中,我们在保证医疗流程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借鉴吸收中医哲学的理念,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地域文化特色、新旧院区的整合、医疗专业特色、行政管理特色及形象独创性。
项目概况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前身是南海中医院,新院区项目为广东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要建设内容,建成后将成为没有行政级别的省属医院。扩建后,总建筑面积105000m2,地上16层、地下2层,包括门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等功能用房,总床位数将达1500张。
地域文化特色
, 百拇医药
*引入当地“凉茶铺”模式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岭南成药之乡”,佛山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被中医药文化所浸润。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引入了当地人熟悉的凉茶铺模式,在门诊大厅的医疗街中,除了布置便民服务的银行、花店、超市等内容,还安排了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凉茶茶座,作为候药大厅的特色布置。在凉茶茶座中,慕名而来的市民可以在候药的同时品尝到凉茶,了解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独特的人文特色。
*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社会环境
岭南地区炎热多雨,每天冲凉是当地人的习惯。该项目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医务人员的生活习惯,所有值班室、更衣室均安排淋浴冲凉。
这些都是在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好比医生进行四诊后开出的药方。
*融合现代流动空间的理念
, http://www.100md.com
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研究,融合现代流动空间的理念,如景观处理借用古代造景手法,入口处以喷泉迎客,增添气氛;结合休闲广场,设计百草药园,融入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设置中医药文化墙、中药标本陈列,展示古老的中医药历史,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
新旧院区整合
医院扩建项目动工前,应先做好新旧两个院区功能上的衔接与完善,使医院能够有序渐进地建设和发展。现有院区为400床规模,新区建成后,总床位将达1500床。新旧两区南北向长450m,交通联系过长,故将两区的功能相对独立。新区1100床,功能完备,主要面向普通患者;老院区400床,主要以康复理疗、体检为服务内容,面对健康及亚健康人士。新旧院区通过风雨廊在二层连接。只有将新旧院区整体考虑,才能使其在未来的使用中发挥更高的效率。
医疗专业特色
, 百拇医药
*高效紧凑的动线组织
按照新大楼建成后日门诊5000人次计算,上午早高峰时段,就医者及家属在一小时内的通过量约为3000~3500人(按照目前情况,平均每个就医者有1~2.5个家属陪同),因此高效紧凑的动线组织非常重要。
主要动线由共享中庭及医疗街形成的轴线组成。门诊科室围绕26m×17m的4层共享中庭组成,就医者进入大厅后,由自动扶梯可直达相关诊室。医技部分沿医疗街两边展开。门诊、医技科室的模块由庭院作为弹性连接体串联起来。
明确的方向感、紧凑的流线组织,创造了高效的医疗环境。
*模块门诊单元
门诊采用模块化尽端式的布局形式,每个门诊单元内部靠近医疗街设置宽敞明亮的候诊区。
内有宽敞的患者走廊到达各诊室。医生由两单元间的电梯到达各门诊单元端部的办公区,患者的竖向交通则集中在中央共享厅,使其获得最短捷的就诊路线。两个门诊单元之间设景观庭院,从而使得门诊区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体现自然、生态医院的理念。
*急诊中心护理模式
急诊布局紧凑集中,是本方案的特点。中心护理站位于抢救区、监护区、留观病房区、急诊输液区的中心,方便一套班子照顾几个区域。
急诊诊区由大厅中心的护理小组进行挂号收费工作,该小组同时兼顾抢救门厅的挂号收费。同心辐射式的中心护理站利于高效配置人力资源,从而能快捷地为危重急诊患者服务。, http://www.100md.com(王晓航)
从中医哲学中得到的启示
*整体观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整体观,诊治患者时不仅仅关注于局部的问题,而是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诊断。医疗建筑所涵盖的复杂功能也恰似人体般精密,我们采用整体的设计观,全盘考虑、辨证设计,以达到平和、中正的设计效果。
*四诊辨证
诊法,指望、闻、问、切4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等进行细致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这如同建筑设计中的现场勘查。
, 百拇医药
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来辨别内在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这类似于方案设计前期的科室调研,与医生、患者、领导进行沟通的过程。
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的变化情况。
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地了解项目情况,设计人员才能对项目有更好的把握。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 百拇医药
建筑设计中,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原有老建筑的联系,都需要重点关注。只有将项目设计与外界环境统一考虑,才能使医院建筑在未来的使用中发挥整体作用,产生强大的建筑气场。
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工程中,我们在保证医疗流程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借鉴吸收中医哲学的理念,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地域文化特色、新旧院区的整合、医疗专业特色、行政管理特色及形象独创性。
项目概况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前身是南海中医院,新院区项目为广东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要建设内容,建成后将成为没有行政级别的省属医院。扩建后,总建筑面积105000m2,地上16层、地下2层,包括门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等功能用房,总床位数将达1500张。
地域文化特色
, 百拇医药
*引入当地“凉茶铺”模式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岭南成药之乡”,佛山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被中医药文化所浸润。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引入了当地人熟悉的凉茶铺模式,在门诊大厅的医疗街中,除了布置便民服务的银行、花店、超市等内容,还安排了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凉茶茶座,作为候药大厅的特色布置。在凉茶茶座中,慕名而来的市民可以在候药的同时品尝到凉茶,了解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独特的人文特色。
*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社会环境
岭南地区炎热多雨,每天冲凉是当地人的习惯。该项目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医务人员的生活习惯,所有值班室、更衣室均安排淋浴冲凉。
这些都是在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好比医生进行四诊后开出的药方。
*融合现代流动空间的理念
, http://www.100md.com
通过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研究,融合现代流动空间的理念,如景观处理借用古代造景手法,入口处以喷泉迎客,增添气氛;结合休闲广场,设计百草药园,融入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设置中医药文化墙、中药标本陈列,展示古老的中医药历史,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
新旧院区整合
医院扩建项目动工前,应先做好新旧两个院区功能上的衔接与完善,使医院能够有序渐进地建设和发展。现有院区为400床规模,新区建成后,总床位将达1500床。新旧两区南北向长450m,交通联系过长,故将两区的功能相对独立。新区1100床,功能完备,主要面向普通患者;老院区400床,主要以康复理疗、体检为服务内容,面对健康及亚健康人士。新旧院区通过风雨廊在二层连接。只有将新旧院区整体考虑,才能使其在未来的使用中发挥更高的效率。
医疗专业特色
, 百拇医药
*高效紧凑的动线组织
按照新大楼建成后日门诊5000人次计算,上午早高峰时段,就医者及家属在一小时内的通过量约为3000~3500人(按照目前情况,平均每个就医者有1~2.5个家属陪同),因此高效紧凑的动线组织非常重要。
主要动线由共享中庭及医疗街形成的轴线组成。门诊科室围绕26m×17m的4层共享中庭组成,就医者进入大厅后,由自动扶梯可直达相关诊室。医技部分沿医疗街两边展开。门诊、医技科室的模块由庭院作为弹性连接体串联起来。
明确的方向感、紧凑的流线组织,创造了高效的医疗环境。
*模块门诊单元
门诊采用模块化尽端式的布局形式,每个门诊单元内部靠近医疗街设置宽敞明亮的候诊区。
内有宽敞的患者走廊到达各诊室。医生由两单元间的电梯到达各门诊单元端部的办公区,患者的竖向交通则集中在中央共享厅,使其获得最短捷的就诊路线。两个门诊单元之间设景观庭院,从而使得门诊区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体现自然、生态医院的理念。
*急诊中心护理模式
急诊布局紧凑集中,是本方案的特点。中心护理站位于抢救区、监护区、留观病房区、急诊输液区的中心,方便一套班子照顾几个区域。
急诊诊区由大厅中心的护理小组进行挂号收费工作,该小组同时兼顾抢救门厅的挂号收费。同心辐射式的中心护理站利于高效配置人力资源,从而能快捷地为危重急诊患者服务。, http://www.100md.com(王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