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代谢-毒性关联视角多维度解析雷公藤复方配伍“异类相制”减轻肝损伤机制
生地,1雷公藤代谢性肝损伤特点及复方配伍减毒效应,2复方配伍减轻雷公藤肝毒性的机制,1复方配伍调节雷公藤自身代谢和肝脏糖脂代谢而发挥减毒效应,2复方配伍通过调节肝脏代谢酶减轻雷公藤肝
周学平,周玲玲,朱华旭,冯哲,谢彤,陆艳,王婧,付玲(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是治疗风湿病常用药物,临床疗效确切,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临床常见肝、肾、生殖系统等毒副作用[1-2],尤以肝毒性为多,居单味中药首位[3]。因此,如何降低其毒性而不影响疗效,是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雷公藤减毒的研究,已从剂型改革、结构修饰和中药配伍等多方面开展[4-6]。中药复方的增效减毒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已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提示:复方配伍减毒可能是实现雷公藤合理用药目的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研究多为选择相应功效的中药对抗毒副反应[7-8],缺乏与治疗疾病时理法方药的紧密联系,更少上升至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清络通痹方(雷公藤复方)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经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本团队从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得到启示,创新性提出“异类相制”配伍减毒理论,认为有毒中药通过与不同性味、不同功效中药的合理配伍,以调其偏性、制其毒性,能减轻或消除毒性,又可全面兼顾病情、增强药效[9]。近年来本团队以清络通痹方(雷公藤、生地、三七、僵蚕、青风藤)为载体,选择临床常见的肝毒性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探索研究,从物质-代谢-毒性关联视角多维度解析雷公藤复方配伍“异类相制”减轻肝损伤机制。
1 雷公藤代谢性肝损伤特点及复方配伍减毒效应
采用大、小鼠等不同动物及L-02、HepG2、HepaRG等肝细胞株,将雷公藤与清络通痹复方中不同功效药物分别配伍进行干预,结合含药血清和主要活性组分(雷公藤甲素、三七总皂苷、梓醇),通过多种体内、外研究发现:一定剂量的雷公藤或其主要毒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可引起动物肝组织和肝细胞损伤,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肝脏过氧化指标改变,肝细胞坏死、水肿、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等;糖脂代谢产物水平升高;肝细胞亚细胞结构损伤,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空泡变性,内质网减少、断裂。研究也发现,雷公藤复方或复方组分配伍均能有效改善上述异常改变,尤以清络通痹全方效果最优,雷公藤分别配伍三七、生地效果次之[10-12]。
团队的研究结果提示雷公藤肝毒性与代谢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拟从代谢角度研究复方配伍减轻雷公藤肝毒性的机制。
2 复方配伍减轻雷公藤肝毒性的机制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