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年第3期
编号:238235
唐宗海与张锡纯论治吐血之异同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5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
四法,胃气,瘀血,1唐宗海与张锡纯论治吐血之同,1吐血病因多责气逆与火热,2以降胃止血为首要,3注重消瘀,2唐宗海与张锡纯论治吐血之异,1止血与消瘀,2急性出血的治疗,3血证复发的防治,3张锡纯对唐宗海吐血四法之补充及对现代临
     徐新宇,李萍,袁琪,赵松停,姚梦茜,李凤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3.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4.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5.安徽中医学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唐宗海(1846-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二者均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在近代以来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效指导了临床诊疗。尤其对于吐血一证,唐宗海在《血证论》[1]中列“吐血”篇,确立了止血、消瘀、宁血及补血四法,体系较为完备。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2]中列“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篇,确立了吐血六因、治疗六法及七方等,亦形成了一套特点显著的诊治方案。比较二者论治吐血的思想,发现不尽相同,且各有优劣,故总结二者思想之异同,阐述如下,以期服务于血证的临床诊治。

    1 唐宗海与张锡纯论治吐血之同

    1.1 吐血病因多责气逆与火热

    唐宗海在《血证论·吐血》中将吐血与呕吐痰食相比较:“凡人吐痰、吐食,皆胃之咎。血虽非胃所主,然同是吐证,安得不责之于胃。”[1]23即认为吐血病位在胃,病机在于胃气上逆。在“宁血法”中,其将容易导致吐血复发的原因归纳为胃经遗热、肺经燥气及肝火偏盛三点,他说“有胃经遗热,气燥血伤而血不得安者……有因肺经燥气,气不清和,失其津润之制节……有因肝经风火,鼓动煽炽而血不能静者。”[1]30肺燥则肃降失常,胃热则气不下行,肝火旺盛则肝气上逆,皆可诱使胃气上逆。火热常迫血妄行,冲裂血管,借助气机上行之势,发为吐血。虽另有肾阳虚导致气逆的论述,但大体原因以气逆及火热为要。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胃气“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2]95即吐血的病因在于胃气不降,血随气升冲破胃黏膜而吐出,故而治疗吐血重用代赭石,以降胃为要。分析胃气不降的原因,他说:“吐衄证脉象洪滑重按甚实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脉象虚濡迟弱,饮食停滞胃口,不能下行,此因凉而胃气不降……肝胆之气火上冲胃腑,致胃气不降而吐衄……饮食停滞不下,或频作呃逆,此冲气上冲。”[2]97即引起吐血的原因包括冲气上逆、肝胆气逆,又包含因热、因凉等,且认为“吐衄之证因凉者极少”[2]98,因此火热及气逆是吐血最常见原因。

    故可见唐容川与张锡纯均认为吐血病因主要责之于气逆与火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