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年第5期
编号:238181
基于生物药剂学思维的外用中药药性“组分-递送-效应”三要素表征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5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
辛味,挥发油,1药性表征的研究进展——组分与效应,2递送是外用途径下中药组分发挥效应的关键环节,3“组分-递送-效应”三要素外用中药药性表征思路的提出,4“组分-递送-效应”三要素药性表征思路
     陈军,姚俊宏,王裔惟,2,顾薇,3,严国俊,3,张晓东,段金廒

    (1.江苏省中医外用药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以经皮途径为主的外用是中药除口服以外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自《殷墟卜辞》首次记载以来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应用历史[1]。和口服一样,外用也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尤其是药性理论的指导,清代“外治之宗”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2]。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空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提出药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的观点[3]。

    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作用及其属性进行的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内容[4]。中医根据药性用药以调整阴阳平衡,恢复脏腑经络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药性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外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相对于内服较为滞后,因此如何认知外用中药药性是关系到能否在中医原创思维指导下开展中药现代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1 药性表征的研究进展——组分与效应

    目前药性表征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通过效应表征[5]。从中药药性认识的独特性思维可知,中药功效(效应)是直观的,而药性是以效应为基础通过归纳、抽象获得的。因此可以“以效表性”,即非直观的属性通过直观的药效来表征。如在表征寒性时,应该以药物是否能减轻或消除热象,具有抑阳益阴作用为指标。②通过自然属性-效应属性表征[6]。这种认知将药性分为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药物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固有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成分/组分,它是效应属性产生的物质基础;中药药性的效应属性主要就中药的性能而言的,其认识的形成取决于机体状态、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后的生物学效应、产生效应后的总体归纳三个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