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2年第2期
编号:238135
从瘀热搏结辨治心悸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1月22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
病机,胸闷,气血,1瘀热搏结为病机关键,2治疗以化瘀清热为要,3兼顾气阴,宁心安神,4脏腑并治,一体兼顾,1母子相生,2水火既济,3双心同调,5验案举例
     邹冲,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心悸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常伴心神不定、易惊、气短、胸闷等;常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和劳累过度而诱发。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归属于本病辨治范畴。西医常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不耐受及导致新的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理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抗心律失常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1]。

    本虚标实是心悸的基本病机,本虚在于“气、血、阴、阳”之不足;标实包括“瘀血、火热、痰浊、水饮”等[2]。方祝元教授是首届岐黄学者,从事心系疾病的诊疗工作已有30余年,认为心悸的关键病机为瘀热搏结,以化瘀清热、兼顾气阴、脏腑并治为主要治则。循方教授所集,临床紧抓核心病机,而有所兼顾,临证每获良效。兹介绍方教授从瘀热搏结辨治心悸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1 瘀热搏结为病机关键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指出瘀热是指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新特质的复合病机,其主要指血瘀、血热相互搏结、和合而成的一种病证[3]。传统医学认为心悸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主要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实者为痰火扰神、水饮凌心、血脉瘀阻,终致心神不宁,发为心悸、怔忡。方教授认为血瘀在心悸实证因素中尤为重要,其发生或为心之气阳两虚,推动无力;或为阴血不足,脉道涩滞;或为痰饮、瘀血等病理因素阻塞脉道;或为火热迫血离经。血随气行,气随血至,血瘀则气滞,郁而化热,终致瘀热搏结,诚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证目》所言:“心慌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4]。

    2 治疗以化瘀清热为要

    《血证论》提出:“心为火脏,烛照万物。”[5]病邪易从阳化热,导致热瘀相互搏结,临床兼见身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或面目红赤,或皮肤红疹,舌暗红有瘀斑等[6]。方教授针对心悸瘀热相搏的重要病机,主张明寒热、分气血[7],治疗以化瘀清热,凉血活血为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