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年第9期
编号:237916
“药食同源”的思想源流、概念内涵与当代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2月29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
两用,1“药食同源”的源流与内涵,2药食同源理论现代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药食同源理论的缩窄化现象,2药食两用名录的肤浅化现象,3药食两用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1背离了中医天人一体的基本精神,2忽视了民间延续千年的传
     王旭东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2.上海中医药大学人文科技研究院,上海 201203)

    近年来,中医知识体系中“药食同源”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行业之外,农业、食品、文化、旅游等诸多行业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政府、资本、社会、民众各个层面都在不遗余力地热捧。这固然与《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中的战略导向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自身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逐渐普及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医学界“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也使得民众意识到防病重于治病,开始回归自然,寻找更好的自然疗法。由此,“求药于食”应运而生。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身边有着一座收藏极为丰富的宝库——中医学及其丰富的食疗食养知识。

    1 “药食同源”的源流与内涵

    作为专业的学术名词,“药食同源”是近年来中医界学者总结历史经验和相关理论后提出的新概念,是由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医食同源”概念延伸而来。而广泛使用该名词,进而成为流行用语,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即“药食两用”管理办法颁布后的现象。至清末民初的中医古籍中,至今尚未发现“药食同源”“药食两用”的说法。

    其原因,是“药食两用”一词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将“药”“食”两类不同性质物质糅合为混合概念,语义学上不符合逻辑。现代科学视角下,药就是药,食就是食,绝无可能混合。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的认知一直遵循着整体宏观、以辩证逻辑为特征的思想方法,如此,有些物品既是食物,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是药物。为了解释逻辑冲突,现代人自然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于是,历史上药食混用的事实,便被总结为“药食同源”理论。其最基本的依据,便是《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1],以及《周礼·天官》中“食医”的职业分工[2]。

    虽说药食同源的专业名词出现于现代,但是,药、食互用,药食一源的现象,却贯穿了整个中医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除了上述《周礼》外,《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中,食物的养生医疗功效,与食物的果腹充饥功能同样重要。药、食不分,除了当时认知能力限制外,更重要的是我国先民对宇宙、世界的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气”一元论是社会主流思想,“气”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成分,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物质范畴”。“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3],亦即宇宙物质的“同源异构”,所有物质概莫如此,均由“气”按照不同变化而形成不同物类。凡“气”组成的所有物质,均按五行特征进行划分和归类,因此,没有物种的区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3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