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年第11期
编号:237891
基于“肾生髓通脑”理论探析补肾方药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3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
脑髓,鹿茸,肾精,1肾生髓通脑的理论内涵,2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1脑髓失充为发病关键,2肾虚贯穿于认知障碍始终,3痰,瘀为认知障碍的重要病理因素,3补肾法治疗认知障碍,1补肾以充养脑髓,2补肾以健脑强志,3
     李欣宁,施圣杰,沈劼,董宇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认知障碍是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认知功能一项或多项受损的病症,是包含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还常与其他疾病相兼发病,如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炎症性肠病伴发认知障碍等。据统计[1],2018年全球痴呆患者有5 000万,预计2050年全球将会有1.5亿痴呆患者。轻度认知障碍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19%,10%~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病情加重而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也有约16%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可最终逆转为正常[2]。因此,认知障碍并非不可逆转,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治疗认知障碍的手段还未统一,西医常用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神经元保护剂等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效果不佳,容易复发[3]。中医古代没有“认知障碍”这一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痴呆”“呆证”“健忘”等范畴,一般认为其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时或重在补虚,或重在祛邪,治疗方式包括方药、针刺、艾灸等,具有一定优势且副作用小。现代学者对此开展诸多研究,如罗刘军等[4]认为中医之肾精与干细胞的物质基础来源一致,且功用相似;徐德成等[5]认为肾之先天之精在现代医学主要体现为干细胞,而肾之后天之精则主要体现为机体内的水、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等生物小分子;张紫嫣等[6]基于历代医家对肾、髓的认识,构建了“肾髓系统”,进而阐释了肾-髓-骨-脑-血体系[7];李婧等[8]从肾、脑之间的结构联系、功能关联入手,完善了肾、脑相关理论的框架;陈薇等[9]认为肾中精气化髓,产生脑的各项生理功能,肾精不足,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上学者围绕肾、髓、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两者或三者间的密切关系,但对于如何将相关理论运用到认知障碍中并指导临床实践,探讨得不多。本文基于“肾生髓通脑”理论,探讨认知障碍的中医病机与辨治策略,阐明补肾法在认知障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方药,以期为拓展认知障碍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1 肾生髓通脑的理论内涵

    中医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脏腑之间及其与精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从而构成的一个系统又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中肾为五脏之本,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主水等功能;髓为奇恒之腑,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要的基本物质;脑位于颅腔内,以颅骨为围,由髓汇聚而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3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