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心理学研究(1)
摘要为研究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45名天津市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物质信仰、伦理信仰与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精神信仰基本上不存在年龄差异。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和宗教信仰均与文化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精神信仰和国家社会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正相关,物质信仰和宗教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呈负相关。
关键词信仰,社会安定意识,相关因素。
分类号B849:C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结构到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民众从传统文化和长期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某些社会心态,却反映出对当代现实生活要求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安定自我评估水平(社会安定意识)的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当代民众信仰状况的失衡与嬗变是诸多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和内部深层因素,也是易被研究者所忽视的重要因素[1]。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实证研究结果的心理学分析,揭示信仰对社会安定意识的影响,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信仰的心理学内涵
关于信仰概念的内涵,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提法。《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3]。长期以来,关于信仰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界对其进行理论思辨层面上的探讨[4,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