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4年第2期
编号:12065817
文化震荡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年第2期
     3.3建立国家和地方的个体心理健康防卫、救护机制及社会安定预警机制

    个体心理健康的防卫、救护机制是指系统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机构、心理健康监测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心理疾病防治机构,以及各种机构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社会安定预警机制是对社会上各种不安定因素,特别是由文化和心理问题引起的不安定因素进行监测、研究和预报的机构。上述机制的建立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是保证社会成员心理健康和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的国家和地方的个体心理健康防卫、救护机制还很不健全,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又主要限于学校,且在实施中存在着生物医学化、形式化和片面化等许多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使之扩大到社会上的不同群体;同时要端正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使之在个体心理健康的防卫、救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基础上,还要以社区为依托,在不同地区建立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机构、心理健康监测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和心理疾病治疗机构,从而使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 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1984

    3 Murphy H. Flight and Resettlement. 1955, 309

    4 Mead M. New Lives for Ol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Manus, 1928~1953. New York: William Morrow&Co. 1956

    5 何云峰等. 中国人的心态历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6 张玲. 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 Wendy W and Jeffrey Q. Habits in everyday life: thought, motion, and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5(5), 1213~1223,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