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5年第1期
编号:12065453
汉诺塔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及特点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1期
     摘要以267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汉诺塔问题(Tower of Hanoi)解决的认知过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相对于汉诺塔问题解决较差者(有多余移动步骤的被试)而言,以最少步数解决汉诺塔问题的被试其第一步计划时间较长,但平均计划时间却明显要短。汉诺塔问题解决较差者多在关键步骤上出错,从而导致多余的移动步数以及总体完成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分析表明,汉诺塔问题解决的这种认知活动主要反映的是与计划和抑制有关的总体计划协调能力以及空间短时记忆能力。

    关键词汉诺塔,执行功能,工作记忆,短时记忆。

    分类号B842.5

    1前言

    汉诺塔问题是心理学实验研究常用的任务之一。该问题的主要材料包括三根高度相同的柱子和一些大小及颜色不同的圆盘,三根柱子分别为起始柱、辅助柱及目标柱。在起始柱上,圆盘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叠放成金字塔形,要求被试尽可能快且以最少步数将这些圆盘移动到目标柱上,而且圆盘的叠放顺序与起始状态相同。在移动过程中,被试必须遵守三条规则:(1)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2)任何非当前移动的圆盘必须放置于柱子上。(3)较大的圆盘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盘上。解决这项任务的最少移动步数为2n-1(其中n为圆盘的数目)。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关于汉诺塔问题解决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认为,完成汉诺塔任务时要对圆盘的移动顺序进行预先计划和回顾性(retrospective)计划活动[1,2]。当问题呈现后,在开始第一步的移动之前,大多数被试都会根据设定好的目标状态,对圆盘的移动顺序进行预先计划,以决定圆盘的移动顺序。但是这种计划能力的作用可能会受到问题难度的影响[2]。也有研究者[3,4]认为不是计划能力,而是抑制能力参与汉诺塔问题的解决过程。为了把更大的圆盘先放置于指定位置,必须让较小的圆盘暂时偏离其最终应该放置的位置,但被试的自然反应总是“尽快”将圆盘移动到最终的目的地,如此反而导致错误,使移动步数更多,完成时间更长。

    上述关于汉诺塔问题解决过程的争论涉及汉诺塔任务的性质。目前,临床上常将汉诺塔任务用于脑损伤者执行功能的测查。由于执行功能存在多种表现形式[5],有必要对汉诺塔任务所属的性质进行明确的归类。另外,不同性质的记忆(空间记忆、词语记忆等)对于汉诺塔问题解决的重要性程度有多大?在解决汉诺塔问题的过程中,对圆盘位置的记忆应该是存在的,那么这种记忆涉及的是工作记忆还是短时记忆?有研究发现汉诺塔任务与工作记忆没有关系[6],但另有研究发现汉诺塔任务与空间工作记忆明显相关,只是与词语工作记忆关系不大[7]。临床上对脑损伤者或智力落后者的研究表明,空间工作记忆缺陷导致他们的汉诺塔问题成绩明显不如正常控制组[8]。另外,汉诺塔任务与空间短时记忆的关系究竟怎样,目前并没有报道。
, 百拇医药
    总体上看,目前关于汉诺塔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汉诺塔问题的反应指标的选取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以被试用最少步数完成汉诺塔任务(如四个盘汉诺塔任务的最少移动步数为15步)所需要的尝试次数来界定其成绩。这种计分方法过于粗糙,忽视了其它许多重要的信息。其次,只是单一地考察执行功能或工作记忆能力与汉诺塔活动的关系,没有同时考虑执行功能、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不同类型的短时记忆与汉诺塔问题解决的关系。鉴于此,本研究以大样本的正常群体为对象,首先从多指标的角度分析从三个盘到七个盘等不同难度下汉诺塔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然后考察汉诺塔活动与执行功能(以数字随机生成和选择性注意任务测量)、工作记忆以及短时记忆任务的关系,以进一步分析汉诺塔问题解决的性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南京几所大学选取267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为200人,女生67人,年龄为18~23岁。所有被试的裸视或矫正视力均正常。
, http://www.100md.com
    2.2任务设计

    2.2.1汉诺塔问题

    包括从三个盘至七个盘5种难度的任务。以两个盘的移动任务作为练习。被试最少必须完成四个盘的移动任务,对五个、六个和七个盘的任务鼓励被试尽量完成,完成任务的时间不限。实验前鼓励被试以全局眼光考虑在移动过程中尽可能有效地使起始柱上的圆盘移动到目标柱上,而不是凭感觉移动。以每一步移动的潜伏期以及完成某一数目圆盘的移动步数和总的完成时间作为统计指标。对37名被试八个月后重测,信度较高,为0.72,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实验任务。

    2.2.3数字随机生成任务

    包括较易和较难两种条件的随机生成任务。在较易条件下,计算机每1秒发出一个提示音,要求被试每听到一个提示音后马上随机生成1到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并大声报告出来。数字生成的速度必须与提示音合拍。较难任务程序与较易任务相同,只是提示音的速度为每0.75秒一个。两种情况下被试均正式生成100个数字,由主试记录。获取数字随机生成任务指标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我们已发表的研究报告[9]。分析结果得到两种条件下有关数字随机程度的三个指标:随机生成指数(RNG指数)、冗余度指数(R指数)、邻近指数(A指数)。本研究观察到RNG指数对两种条件的差异最敏感(t=-3.99,p<0.001),其次是A指数(t=-2.12,p<0.05),而R指数则没有表现出两种条件的差异。基于此,我们选用RNG指数作为随机生成指标。由于两种条件下的RNG指数相关系数相当高(r=0.63,p<0.001),我们将取两种条件下RNG指数的平均标准分数(z分数)用于后面的数据分析。
, 百拇医药
    2.2.4选择性注意任务

    包括两项难度不同的任务。在较难的任务中,先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3×3的栅格(1秒),然后在9个栅格中随机地呈现9种几何图形(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梯形、斜三角形)。目标刺激是圆形,其它几何图形作为干扰刺激同时出现在其余8个格内,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判断圆形所在的位置,一共20次,记录被试20次内从目标刺激到按键所需的平均正确反应时间。为了保证被试反应结果的有效性,被试完成该任务的正确率不能低于75%。简单任务的呈现方式与复杂任务相同,要求被试只要一看到图形出现就按键,但不能提前反应,一共20次,记录被试20次内从目标刺激到按键所需的平均正确反应时间。选择性注意成绩为较难任务和简单任务的反应时间之差。

    2.2.5记忆任务

    本研究设计了三项短时记忆任务和两项工作记忆任务。三项短时记忆任务包括一项数字短时记忆和两项空间短时记忆(方块变换和点记忆),两项工作记忆任务包括数字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所有被试均完成全部记忆任务,并得到相应的记忆广度成绩。全部五项记忆任务的具体测量过程可参见我们已发表的研究报告[9]

    2.3实验程序和数据整理

    被试在计算机上一次完成所有的实验任务。全部8项任务的顺序安排是:(1)数字短时记忆;(2)数字工作记忆;(3)方块变换;(4)空间工作记忆;(5)点记忆;(6)选择性注意;(7)汉诺塔;(8)数字随机生成。整个测试过程中,每名被试由一名受过训练的主试指导。每项任务都由主试先讲解,被试熟悉后再开始,正式测试之前保证充分的练习。每项任务之间都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整个测试持续时间大约为60分钟。,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