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系列回忆中移动和重复错误特征的研究(2)
![]() |
对各年级的移动距离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发现,一年级的移动距离差异显著(χ2=399.4066,df=4,p<0.005),各移动距离之间的移动错误差异均显著;三年级的移动距离效应显著(χ2=434.7688,df=4,p<0.005),除在移动距离4和移动距离5上移动错误的差异不显著外,各移动距离的移动错误差异也都显著;五年级的移动距离效应显著(χ2=334.9744,df=4,p<0.005),移动距离4和移动距离5上移动错误的差异显著,其它各移动距离之间的移动错误差异也都显著。
3.3重复距离分析
重复距离,是指犯重复错误时,项目回忆位置与呈现位置间隔项目的个数。各年级被试的重复错误在不同重复距离的重复错误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三年级重复错误率最高,其次是五年级,一年级最低。三年级在每个位置重复错误率均高于其他年级,重复距离是3、4时,五年级重复错误率高于一年级,重复距离是2、5时,一年级重复错误率高于五年级,重复距离是1时,一年级和五年级重复错误的比率相同。经检验,重复错误的年级差异不显著。
从表2还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在离正确项目2个位置和5个位置的地方重复错误的错误率最高,三年级学生在各个距离犯重复错误的错误率大致相等,五年级学生在离正确项目3个位置的地方重复错误的错误率最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