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06年第1期
编号:12064994
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1期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0715)

    摘要创造性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的内部发生机制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简单回顾,提出了有关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假说,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以期能最终揭示出创造性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原型,创造性,源事件,初级思维过程。

    分类号G305

    创造性(creativity)也译作创造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不过一般学者都赞成新颖性和适用性是创造性的基本特征[1]。目前对创造性的研究多局限于现象学描述、心理学求证以及心理测量的范畴,相关的理论模型都侧重于从直接感知的经验常识范围对创造性思维的发生过程作现象的描述。假如能以精神分析的观点从意识的深层结构,即从潜意识的角度揭示创造性的内部发生机制,这无疑将对探索创造性的本质做出有益的尝试。已有的研究表明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学者甚至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发生的内部机制。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新近研究的回顾,提出创造性源事件激活能力的假说,设想运用脑认知成像技术(ERP、fMRI)深入研究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的辨证关系。
, 百拇医药
    1初级思维过程概述

    Freud认为心理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可以是自由的或流动的(如潜意识系统中的能量),一种形式是“束缚的”或休眠的(如前意识系统中的能量)。他把受前一种能量形式所支配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初级思维过程”(primary-process thinking),而把受后一种能量形式所支配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次级思维过程”(secondary-process thinking)。心理活动中最早产生的是初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是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能抑制和掩盖初级过程[2]。他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一种原始的思维活动,受到本能欲望的驱使,而不遵循逻辑规则或现实原则。例如在梦中经常出现的观念和意象等,它们都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遗憾的是Freud并没有进一步揭示初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Arieti进一步发展了Freud的观点,并把它用来阐释创造性。他认为创造活动应该包括三个过程:①原发过程(primary process,相当于潜意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心灵的无意识的活动方式。它在梦中和精神病中较为常见。②继发过程(secondary process,意识过程),是大脑处于清醒状态下使用正常的逻辑规则时的思维方式。③第三级过程(tertiary process,审美的升华过程),是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的特殊结合。第三级过程用特殊的机制与方式把精神和物质这两种世界混合起来,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是把理性和非理性这两种世界混合起来,结果便产生了创造性思维[3]
, http://www.100md.com
    Arieti认为理性世界虽然遵循逻辑规则,思维具有严密性,但现实事物是相当复杂的,以致仅仅根据某种逻辑程序来揭示真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按部就班的格式化、古板化的逻辑思维,就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来帮助。而非理性世界里的思维活动正好具有灵活性,它不受固定格式的约束,也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因而可以渗入任何思维过程,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断路的逻辑思维重新接通,促使个体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初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的关系

    根据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初级思维过程以思维的流动性为特征,因此,Arlow认为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生应该使心理能量自由流动,而不局限在具体的观念或是客体上[4]。它通过具体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进行,具有自由联想和类比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观念是很容易互换的,注意力也是广泛和易变的。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生使所有的观念与意象都具有流动性和易变性。而这些特征与高创造性个体的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敏感性)是不谋而合的。近年来有关创造性与初级思维过程的研究较为丰富,以下将简要介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http://www.100md.com
    2.1初级思维过程与退化

    Kris在创造性的产生机制方面强调初级思维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高创造性的个体更愿意回到一种早期和原始的思维模式下(原发过程),以适应创造性的需求。因此他把初级思维过程看作是“在自我协助下的退化”(regression in the service of the ego),并强调对初级思维过程进行控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创造力是前意识的产物而非无意识的产物,也就是强调不处在意识中却多少能容易变成意识的那些成分的重要性。前意识过程受到本我当中自由的或易变的能量的制约,从而被引入到原发过程;而另一方面,当本我的派生物受到自我能量的专注从而成为前意识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时,就发生了相反的过程(无意识的变成了前意识的)[3]。他认为有创造性与无创造性的个体相比,前者能很好地在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之间进行转换,其中初级思维加工通过具体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进行,具有自由联想和类比的性质;次级思维加工是以现实为导向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创造性灵感常常是在意识回复到初级加工状态时出现,因为初级加工的意识是联想性的,它有利于发现思想元素的新组合。
, 百拇医药
    2.2初级思维过程的结构模型

    Holt提出了一个初级思维过程的结构模型。他认为初级思维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有它自己的发生与发展过程。Arieti也认为退回到早期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产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同时获得发展和完善[3]。Holt认为初级思维过程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其中思维内容主要包括生理需要、生命安全、欲望满足等;而思维形式则主要有非逻辑思维、凝缩(把两个观念或是意象融合到一起)以及发散联想等。带有情感色彩的思维内容可以使个体产生离奇的幻想,它可以把认知过程与情感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产生有创造性的产品。因此他认为个体是否可以让带有情感色彩的内容进入意识领域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以及个体怎样来对初级思维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控制和整合是创造性产生的关键所在[5]

    2.3情感联想网络理论(associative network theory)
, http://www.100md.com
    初级思维过程通常被认为是认知过程和情感内容的混合物,其中情感内容通常涉及个体在孩童时代所经历过的紧张性情感体验(生理需要、生命安全、欲望满足)。学会调节和控制这些情感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思维和想象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Bower认为可以把初级思维过程中的每一种情感体验都看作是一个记忆单元,即在记忆中都有一个具体的存储节点,在特定的情境下某一情绪节点的激活可以帮助个体回忆起与之相联系的生活事件,使个体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网络。对情绪和记忆的研究表明联想的搜索范围由于情感的涉入而变得更加广阔,这一拓展的搜索过程可以使创造性更容易产生(如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等)[6]。那些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的个体比那些总是压抑自己情感体验的个体更容易在搜索过程中激活相关的记忆节点。Russ认为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他们有更多的线索可以用来激活情绪节点,从而产生极为丰富的联想内容;其次,当个体处于某一开放的情感状态时,更多的情感资源可以得到编码和存储,从而有利于线索的激活和回忆[7]。有证据表明高创造性个体与一般的个体相比是极为敏感的,而且对自我经验也是极为开放的,他们可以通过自由联想、幻想或是感知觉的分类加工来给事件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8],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