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理解中精加工推理及错误记忆探讨(2)
2.2 结果与分析
删除单个句子核证时间低于500ms或高于3个标准差的数据,剔除原文句总判断成绩低于4分的被试。最终的数据来自36个被试(男生20人,女生16人)。运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
对判断成绩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1以被试为随机变量,F2以项目为随机变量,后同),结果发现:F1(35,595)=3.257,p<0.001,η2=0.161;F2(2,70)=30.544,p<0.001,η2=0.528,即不同句子判断成绩差异显著。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原文句与内涵推理句判断成绩差异不显著:原文句判断成绩显著高于外延推理句(p<0.001);内涵推理句判断成绩显著高于外延推理句(p<0.001)。对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F1(35,595)=3.496,p<0.001,=0.171;F2(2,70)=23.367,p<0.001,n2=0.605。句子类型反应时差异显著。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内涵推理句和外延推理句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原文句(p<0.001);且外延推理句反应时显著长于内涵推理句(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