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2)
2.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两个阶段(功能预测、维度选择)连续进行。功能预测任务,72名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人,男女各半。分别学习3种材料。功能预测共10个学习阶段(6lock),每个学习阶段中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每呈现一个样例,要求被试在20秒内观察并按键判断(屏幕下方有计时器),每次判断后,呈现“生物的功能和正确按键”的反馈。反馈信息4秒后自动消失。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和反应。
按键操作:材料1——“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按“,”键;“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2——“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但两者无关”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同时不需吸收水分也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但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3——“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每个学习阶段成绩为正确判断的数量除以呈现刺激的数量,再乘以100。
维度选择任务,生物呈现同功能预测,不同的是:每呈现一个生物,其特征均被6个(材料1:手、脚各两个)或9个(材料2、3:手、脚、耳各两个)灰色的覆盖物遮盖,要求被试在功能判断之前先用鼠标点击自认为必须要看的特征上的覆盖物,点击的覆盖物自行消失;但不要揭开自认为对判断无关的维度。该任务只持续1个单元,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且不提供反馈。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呈现和被试反应等。
2.4实验设计
对功能预测学习阶段10的成绩,按照成绩的“≤50%”、“>75%”分别将被试分为三组(低、中、高)。功能预测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学习阶段10的成绩。
维度选择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揭开的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以揭开生物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指标,计算方法:揭开一个与关系有关的维度计为1个,揭开一个与关系无关的维度计为一1个,揭开维度数量等于揭开有关维度数量加上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相对量定义为每个被试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与揭开维度的标准数量的商,即材料1为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除以3,其余两种材料除以5。以揭开有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指标,以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指标。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对两个任务的数据结果做3×3方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比较分析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3。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22,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84.83,p<0.01,事后比较表明,高成绩组功能预测成绩极其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4,63)=0.65,p>0.05。
3.2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3.2.1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比较分析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5。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89,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36.58,p<0.01;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4,63)=2.57,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材料1条件下,高成绩组揭开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材料2条件下,高、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问无显著差异;材料3条件下,高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低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各成绩组条件下,材料问的差异均不显著。
3.2.2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7。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3.10,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0.92,p<0.01;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极其显著,F(4,63)=3.88,p<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材料1条件下,高、中成绩组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材料2条件下,高、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材料3条件下,高成绩组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低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高成绩组条件下,材料1极其显著高于材料2,其余两两间无显著差异;低、中成绩组条件下,材料间差异不显著。
3.2.3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9。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18,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12.06,p<0.01,事后比较表明,高成绩组显著低于中成绩组,并极其显著低于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低于低成绩组;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4,63)=0.54,P>0.05。
4.讨论
4.1关系复杂性对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影响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分析显示,关系复杂性不是影响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因素。 (张恒超 阴国恩)
实验分两个阶段(功能预测、维度选择)连续进行。功能预测任务,72名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人,男女各半。分别学习3种材料。功能预测共10个学习阶段(6lock),每个学习阶段中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每呈现一个样例,要求被试在20秒内观察并按键判断(屏幕下方有计时器),每次判断后,呈现“生物的功能和正确按键”的反馈。反馈信息4秒后自动消失。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和反应。
按键操作:材料1——“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按“,”键;“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2——“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但两者无关”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同时不需吸收水分也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但产生电流”按“,”键;“不吸收水分,也不产生电流”按“/”键。材料3——“吸收水分,但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空格”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M”键;“吸收水分并促使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产生食物”按“.”键;“不吸收水分更不产生电流,不产生食物”按“/”键。每个学习阶段成绩为正确判断的数量除以呈现刺激的数量,再乘以100。
维度选择任务,生物呈现同功能预测,不同的是:每呈现一个生物,其特征均被6个(材料1:手、脚各两个)或9个(材料2、3:手、脚、耳各两个)灰色的覆盖物遮盖,要求被试在功能判断之前先用鼠标点击自认为必须要看的特征上的覆盖物,点击的覆盖物自行消失;但不要揭开自认为对判断无关的维度。该任务只持续1个单元,每个样例随机呈现两次,且不提供反馈。程序自动记录刺激呈现和被试反应等。
2.4实验设计
对功能预测学习阶段10的成绩,按照成绩的“≤50%”、“>75%”分别将被试分为三组(低、中、高)。功能预测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学习阶段10的成绩。
维度选择任务为3(关系复杂性)×3(成绩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揭开的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以揭开生物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指标,计算方法:揭开一个与关系有关的维度计为1个,揭开一个与关系无关的维度计为一1个,揭开维度数量等于揭开有关维度数量加上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相对量定义为每个被试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与揭开维度的标准数量的商,即材料1为揭开维度数量平均数除以3,其余两种材料除以5。以揭开有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指标,以揭开无关维度数量的相对量作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指标。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对两个任务的数据结果做3×3方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比较分析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3。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22,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84.83,p<0.01,事后比较表明,高成绩组功能预测成绩极其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4,63)=0.65,p>0.05。
3.2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3.2.1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比较分析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5。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89,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36.58,p<0.01;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4,63)=2.57,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材料1条件下,高成绩组揭开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材料2条件下,高、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问无显著差异;材料3条件下,高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低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各成绩组条件下,材料问的差异均不显著。
3.2.2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7。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3.10,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20.92,p<0.01;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极其显著,F(4,63)=3.88,p<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材料1条件下,高、中成绩组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材料2条件下,高、中成绩组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高、中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材料3条件下,高成绩组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中、低成绩组间无显著差异;高成绩组条件下,材料1极其显著高于材料2,其余两两间无显著差异;低、中成绩组条件下,材料间差异不显著。
3.2.3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9。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方差分析表明:材料主效应不显著,F(2,63)=0.18,p>0.05;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2,63)=12.06,p<0.01,事后比较表明,高成绩组显著低于中成绩组,并极其显著低于低成绩组,中成绩组极其显著低于低成绩组;材料与成绩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4,63)=0.54,P>0.05。
4.讨论
4.1关系复杂性对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的影响
学习阶段10功能预测成绩分析显示,关系复杂性不是影响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因素。 (张恒超 阴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