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5678
跨通道注意转移研究述评(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
     3.3前一目标的影响

    在线索一目标任务中,除了线索对目标有显著作用外,N-1个trial中的目标的通道信息也会有影响,如果两者通道相同,则会产生促进作用,如果不同则会产生转移代价,此即通道转移效应或通道转换效应(modality shift efffect,MSE)(Cohen&Rist,1992;Tollner,Gramann,Muller,&Eimer,2009)。MSE是完全的外源性效应,是自动化地将注意转到刺激通道上,这在线索一目标任务中可能是一个混淆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N-1个trial中目标对N个trial目标的影响比N个trial中线索对目标的影响更大(Miles et al,2011)。

    4.跨通道注意转移的神经机制

    在探讨通道转移效应的脑电研究中,Toellner等人(2009)发现通道改变伴随着前部N1波幅的增加,认为前部N1的增强反映的是对通道改变的觉察和对注意的重新调整,以更好地觉察目标。

    Hater等(1991)采用线索-目标范式,进行视空间研究时发现注意定向线索引发了两个ERP成分——早期注意定向负波(early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EDAN)(线索后200ms)和晚期注意定向正波(ate directing attention positivity,LDAP)。研究认为EDAN反映的是线索提供的空间信息的编码,是对线索位置的早期的注意。但后来有研究认为EDAN只是反映的是线索的加工,不包括对线索后信息位置的加工(van Velzen&Eimer,2003)。LDAP一般出现在线索后500-800ms,反映的是对即将出现信息的预期的调节。另外一些研究发现由线索位置引发的前部定向注意负波(anterior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ADAN)(线索后300-500ms)出现在头皮前部对侧区域,与大脑前部注意系统中空间注意的执行控制有关(Eimer&vanVelzen,2002;van Velzen&Eimer,2003)。

    除了视觉定向线索引发了ADAN和LDAP,有研究(Eimer&van Velzen,2002;van Velzen&Eimet,2003)还发现听觉目标和触觉目标的定向线索也能引起ADAN和LDAP,因此研究者认为ADAN反映的是前额皮层的通道上加工,LDAP反映的是后顶叶的通道上加工,包括空间上的注意转移(Eimet&van Velzen,2002;van Velzen&Eimer,2003)。但其他的研究结果对ADAN的解释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研究采用线索一目标范式发现ADAN在单通道的听觉目标任务中和跨通道的听觉线索一视觉目标任务中并没有出现,研究者认为ADAN并没有反映通道上的注意控制。而LDAP在两种任务中都有出现,因此顶叶LDAP反映的是通道上加工对注意转移的调节控制(Green&McDonald,2006;Green,Teder-Salejarvi,&McDonald,2005)。

    Posner和Petersen(1990)将注意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定向网络是指对感觉信息输入的选择,包括通道的选择和空间位置的选择。后部顶叶和额叶都和注意定向有关(Petersen&Posner,2012)。在跨通道注意转移的flVlRI研究中发现,后顶叶(posterior parital)和上前额皮层(superior prefrontal cortices)在视觉一听觉转移初期就得到激活(Shomstein&Yantis,2004)。视觉和触觉的空间注意的研究采用视觉线索-触觉目标任务,无论哪个通道,都发现顶内沟和上额皮层激活,表明这些脑区和空间注意的通道上网络有关(Macaluso,Frith,&Driver,2002)。有研究发现顶叶产生的alpha波和跨通道注意分配有关(Baneriee et al,2011)。这些研究表明顶叶和额叶在空间注意的跨通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5.问题与展望

    关于注意转移的机制,目前还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通道上系统假说还是分离联系说。也有研究提出通道上系统和通道特异系统相互作用于注意的跨通道转移,但关于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如何怎么实现的,是否有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作用大小之分,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任务上来看,在常用的线索-目标任务中,当用外源性线索提示目标位置,然后呈现跨通道目标时,从线索到目标之间,个体既产生了跨通道的注意转移,又产生了空间注意转移,这两种转移过程是否有时间上的差异,在目前研究中关注得较少。另外,前-trial中的目标通道信息对后-trial中的目标反应产生的影响与线索对目标产生的影响是否会混淆,如何将其区分开来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青年人被试,在个体毕生发展阶段,跨通道注意转移随着年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脑损伤病人,注意缺陷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跨通道注意转移中是否有差异?其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这些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被试群体等来对跨通道注意转移做更深入的研究。 (陈雪莹 吕勇)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