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命名中词汇频率效应的眼动研究(2)
但是,言语产生除了有概念激活、词汇通达阶段外,还有输出发音阶段。输出发音阶段包括目标词汇的语音表征进入输出缓冲区,并转换为音位表征,然后提取发音动作程序,最后执行发音动作等通过发音输出通道的一系列复杂过程(Indefrey & Lev-elt,2004;Levelt,et al.,1999)。输出通道对言语产生的影响正是当前反应排除理论的核心观点,即借助图片目标词通过输出通道的快慢来解释图词干扰效应(Finkbeiner & Caramazza,2006;Elisah &Hartsuiker,2010)。反应排除理论认为,在图词干扰的范式中,目标图片的词汇提取与干扰词的激活水平并不存在着选择竞争,语义干扰效应体现的是图片目标词汇与干扰词在反应输出通道的竞争。由于输出系统存在着“瓶颈”限制,即一次只能输出一个词汇,而干扰词又有比图片更具有优先占据输出通道的特性,所以只有将干扰词从输出通道中清除出去,目标词汇才能输出。由于语义相关干扰词的输出表征比无关干扰词的更容易满足反应标准,所以它被清除出去的难度更大,造成目标词汇通达输出通道并命名发音的速度变慢,语义干扰效应便由此产生(Mahon,Costa,Peterson,Vargas &Caramazza,2007;Janssen,Schirm,Mahon,&Caramazza,2008)。可见,与图片有语义相关的干扰词相对无关词会使到目标词汇发音输出变慢,从而产生语义干扰效应。这就引出一个问题:词汇的频率是否也反映音位表征形成、动作程序编制及语音输出等一系列经过输出通道,而非词汇提取的过程?高频的目标词汇是否比低频的通过输出通道并发音快?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将词汇通达与输出阶段分离开来。虽然延时命名能够将输入与词汇通达阶段分开,但由于记录的是反应时,而反应时又是整个加工过程的综合指标,所以很难通过它将词汇提取从输出阶段分离出来。但是,一系列的眼动研究表明,在连续图片命名的任务中(即顺序地命名多张图片),图片的注视时间反映了概念词汇化阶段,即概念激活及词汇提取的过程,与发音输出无关。注视点会在词汇提取完成之后转移到下一个目标,然后才进行发音命名,即被试往往是注视着下一个目标来命名上一个图片的(Meyer,1998;Meyer,Ouellet,& Hacker,2008;Roelofs,2008;Griffin &Oppenheimer,2006;Malpass & Meyer,2010),这样图片的注视时间就与输出反应分隔开来了。
另外,在Almeida等人(2007)的英文实验材料并没有控制高、低频率图片的熟悉性,在Janssen等人(2008)的英文实验材料则清楚地表现出高、低频率图片在熟悉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拼音语言的现象,即熟悉性与图片名称频率高度相关。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是一种意音文字,字形与语音的对应关系不明显,正字法透明度低,形音映射任意。在汉语系统中,词频通常表现为书面语言(字形)的使用频率,而概念的熟悉性则更多地受日常生活使用概率(如口语)的影响。由于汉语的形音分离,口语的使用频率(熟悉性)并不一定体现在字形学习时间的早晚和使用率上,这样就会造成熟悉性与词频不一致,即高熟悉性的却是低频词(如“螃蟹”)。我们正是利用汉语的这个特点,通过控制概念的熟悉性,操纵目标词频率的图片(高、低频)将熟悉性与词汇频率分离开来。
本实验为了将词汇提取过程单独地表现出来,在延时命名的基础上(消除频率对概念激活的影响),采用控制图片的熟悉性及连续快速命名的眼动技术,通过目标图片的注视时间来反映词汇提取的快慢,从而进一步验证频率效应与词汇提取的关系。
2 方法
2.1 被试
24名某大学本科生,平均年龄约为18.7岁,所有被试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实验结束后付给少量报酬。
2.2 实验材料
从张清芳和杨玉芳(2003)修订的标准化图片数据库中,分别在两个类别中(动物和人造物)选择70张普通物体图片,并在每个类别中选择20张图片作为目标图片(要求命名名称),剩下的50张图片作为填充项目(要求命名类别),两者比例为1:2.5。采用两种反应的形式及拉大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促使被试形成类别命名的倾向,降低他们在1000ms图片呈现时提取名称的概率。填充项目不参与统计分析。在每个类别的目标图片中,10张(频率高于500,十万分之一为单位)作为高频组,10张(频率低于100)作为低频组。两组都选择高熟悉性的图片(平均分为4.6,5点量表),以降低它们在熟悉性的差异,进一步消除熟悉性的影响,同时对其它属性进行匹配,统计结果表明只有图片名称的频率主效应显著(见表1)。
2.3 仪器及任务
实验采用SR Research公司的EyeLink 1000眼动仪,取样频率为1000Hz,采用9点随机定标、校准。电脑显示屏幕为21寸,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与眼睛的距离为65cm。镶嵌在半径为150像素的颜色圆内的图片,以黑线白底的形式呈现在白底屏幕中央。为了使图片的注视时间能成为表示词汇化加工的有效指标,被试需尽快地将注视点从图片上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所以在屏幕最右边的中央,随机地出现较小的“+”(加号)或“*”(星号),并在两侧增设“###”作为侧向掩蔽,目的是使被试只有在注视该对象时才能清楚地识别和反应。“+/*”字符与屏幕的中心距离为11.9cm(10.5°),字符大小为0.32cm×0.32cm(0.28°×0.28°),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连续对图片(类属或名称)和最右边的“+/*”命名。
2.4 实验程序
实验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熟悉材料阶段,发给被试一个印有所有实验图片的小册子,每张图片下面标示类属(动物或人造物)和名称,让其熟悉实验图片及名称。第二个阶段为熟悉实验程序的练习阶段,共有20个练习项目。第三个阶段为正式实验,实验流程与第二阶段一样:即首先呈现十字形注视点800ms(注视点校准),接着呈现镶嵌在灰色圆内的图片1000ms,然后圆的颜色变成蓝色或黄色,并在屏幕的最右方出现“###+/###”,要求被试根据圆的颜色又快又准地连续命名图片类属(蓝色)或名称(黄色)和右边的“+或*”,限时3000ms,记录反应时及注视时间,计时始点为圆的颜色变换。项目之间的间隔为1000ms。每张图片只呈现一次。将填充图片分成40个填充组,每个填充组分得2至4个填充项目,将目标项目按假随机分配在每个填充组之后,经此获得的组块同样进行假随机排序。项目的实验顺序受到以下的限制:(1)同一类属的项目不会连续出现3次以上;(2)前后图片之间不存在同音关系。眼动仪配有支托架,能很好地固定头部的位置。 (陈曦 翁秋霞)
另外,在Almeida等人(2007)的英文实验材料并没有控制高、低频率图片的熟悉性,在Janssen等人(2008)的英文实验材料则清楚地表现出高、低频率图片在熟悉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拼音语言的现象,即熟悉性与图片名称频率高度相关。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是一种意音文字,字形与语音的对应关系不明显,正字法透明度低,形音映射任意。在汉语系统中,词频通常表现为书面语言(字形)的使用频率,而概念的熟悉性则更多地受日常生活使用概率(如口语)的影响。由于汉语的形音分离,口语的使用频率(熟悉性)并不一定体现在字形学习时间的早晚和使用率上,这样就会造成熟悉性与词频不一致,即高熟悉性的却是低频词(如“螃蟹”)。我们正是利用汉语的这个特点,通过控制概念的熟悉性,操纵目标词频率的图片(高、低频)将熟悉性与词汇频率分离开来。
本实验为了将词汇提取过程单独地表现出来,在延时命名的基础上(消除频率对概念激活的影响),采用控制图片的熟悉性及连续快速命名的眼动技术,通过目标图片的注视时间来反映词汇提取的快慢,从而进一步验证频率效应与词汇提取的关系。
2 方法
2.1 被试
24名某大学本科生,平均年龄约为18.7岁,所有被试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实验结束后付给少量报酬。
2.2 实验材料
从张清芳和杨玉芳(2003)修订的标准化图片数据库中,分别在两个类别中(动物和人造物)选择70张普通物体图片,并在每个类别中选择20张图片作为目标图片(要求命名名称),剩下的50张图片作为填充项目(要求命名类别),两者比例为1:2.5。采用两种反应的形式及拉大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促使被试形成类别命名的倾向,降低他们在1000ms图片呈现时提取名称的概率。填充项目不参与统计分析。在每个类别的目标图片中,10张(频率高于500,十万分之一为单位)作为高频组,10张(频率低于100)作为低频组。两组都选择高熟悉性的图片(平均分为4.6,5点量表),以降低它们在熟悉性的差异,进一步消除熟悉性的影响,同时对其它属性进行匹配,统计结果表明只有图片名称的频率主效应显著(见表1)。
2.3 仪器及任务
实验采用SR Research公司的EyeLink 1000眼动仪,取样频率为1000Hz,采用9点随机定标、校准。电脑显示屏幕为21寸,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与眼睛的距离为65cm。镶嵌在半径为150像素的颜色圆内的图片,以黑线白底的形式呈现在白底屏幕中央。为了使图片的注视时间能成为表示词汇化加工的有效指标,被试需尽快地将注视点从图片上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所以在屏幕最右边的中央,随机地出现较小的“+”(加号)或“*”(星号),并在两侧增设“###”作为侧向掩蔽,目的是使被试只有在注视该对象时才能清楚地识别和反应。“+/*”字符与屏幕的中心距离为11.9cm(10.5°),字符大小为0.32cm×0.32cm(0.28°×0.28°),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连续对图片(类属或名称)和最右边的“+/*”命名。
2.4 实验程序
实验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熟悉材料阶段,发给被试一个印有所有实验图片的小册子,每张图片下面标示类属(动物或人造物)和名称,让其熟悉实验图片及名称。第二个阶段为熟悉实验程序的练习阶段,共有20个练习项目。第三个阶段为正式实验,实验流程与第二阶段一样:即首先呈现十字形注视点800ms(注视点校准),接着呈现镶嵌在灰色圆内的图片1000ms,然后圆的颜色变成蓝色或黄色,并在屏幕的最右方出现“###+/###”,要求被试根据圆的颜色又快又准地连续命名图片类属(蓝色)或名称(黄色)和右边的“+或*”,限时3000ms,记录反应时及注视时间,计时始点为圆的颜色变换。项目之间的间隔为1000ms。每张图片只呈现一次。将填充图片分成40个填充组,每个填充组分得2至4个填充项目,将目标项目按假随机分配在每个填充组之后,经此获得的组块同样进行假随机排序。项目的实验顺序受到以下的限制:(1)同一类属的项目不会连续出现3次以上;(2)前后图片之间不存在同音关系。眼动仪配有支托架,能很好地固定头部的位置。 (陈曦 翁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