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655468
工作场所中的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6期
     2.2研究工具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部分组成。其中生活满意度的测量采用Pavot和Diener(1993)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共5题,采用Likert 7点量表计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测量采用由Waston,Clark和Tellegen(1988)编制的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共20题,其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10题,采用5点计分,1-5分别代表:从不、很少、偶尔、经常、总是。对各个量表在三次测量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发现,生活满意度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积极情绪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消极情绪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各个量表的信度可接受。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的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周浩,龙立荣,2004)。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从前测的所有问卷项目中抽取出18个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总体变异的15.51%;第一次后测抽取出17个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总体变异的14.92%:第二次后测抽取出18个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总体变异的16.74%。可见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大。

    2.3研究过程

    2.3.1前测

    被试完成主观幸福感问卷。为避免社会称许或个人偏好,以及期望效应,问卷中未出现“主观幸福感”字样,问卷名称定为《企业员工生活与工作状况调查》,告知被试研究目的是对其记忆能力进行调查和干预。根据每个车间的工作安排,在工作空余时间对3家企业的5组被试分别发放第一次问卷,包含测量生活满意度、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量表以及社会人口学信息问卷,填写时间为10分钟左右,当场填写并回收。为保证随机分配,本研究事先在150份问卷上做好编号并随机发放给每个工厂的5个车间。

    2.3.2干预宣讲

    第一次问卷填好后,当场进行干预宣讲,宣讲内容首先以成人记忆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可开发性作为宣讲内容的第一部分。然后,宣讲根据不同组别的不同要求进行说明和举例:感恩组记录自己感恩的事件:助人组记录自己亲自完成的助人行为:追求目标组记录自己设定的目标或愿望:安慰剂控制组随意记录自己想要记录的事情;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说明。最后被试就宣讲内容中不明白的地方自由提问。

    2.3.3干预实施

    各组宣讲结束后,当场发放本组第1天的记录表。其余6天的记录表分别在每天的早上回收完前一天的记录表之后,由工作人员(即研究助手)发放。每天的早上上班前或利用晨会时间,由工作人员回收各组前一天的记录表,共持续7天。

    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干预的有效性,向每组被试都提出相同的填写要求:包括每件事请的记录字数为50-100;记录时,请平心静气,使大脑安静下来。认真回忆并记录:晚上7-10点为最佳记忆时间段,请在此时间段内完成每日记录:请连续填写7天,休息日照常填写。本研究的干预过程的总体实施见表2。

    2.3.4后测

    本研究共进行2次后测,研究材料与前测相同。即包括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以及社会人口学信息问卷。第一次后测是在干预结束后的第二天立刻进行,第二次后测是在干预结束2周时进行。

    3 结果

    3.1描述统计结果

    各组在三个时间点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原始分数见表3。

    3.2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5个组在三次测量中得到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4,135)=3.45,p=0.01,η2=0.09,测量时间点的主效应显著,F(2,270)=166.60,p<0.001.η2=0.55.测量时间点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显著,F(8,270)=8.18,p<0.001,η2=0.20。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在五个组内都显著(ps<0.01),即所有五个组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均随着时间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以T1满意度得分作为协变量,分别检验五个组在T2满意度得分上的差异,以及五个组在T3满意度得分上的差异。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五个组在T2满意度得分上差异显著,F(4,134)=14.43,p<0.001,η2=0.3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个干预组在T2满意度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三个干预组中感恩组得分显著高于追求目标组:五个组在T3满意度得分上差异显著,F(4,134)=12.18,p<0.001,η2=0.27.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个干预组在T3满意度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三个干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基线水平的差异之后,干预组相比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而言其生活满意度有更为显著的提高,说明记录感恩、记录助人事件以及记录追求的目标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提升生活满意度,且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各组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见图1。

    3.3积极情绪差异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分组的主效应不显著。F(4,135)=1.53,p=0.20,测量时间点的主效应显著,F(2,270)=138.24,p<0.001,η2=0.51,测量时间点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显著,F(8,270)=2.64,p<0.01,η2=0.07。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在五个组内都显著(ps<0.01),即所有五个组被试的积极情绪均随着时间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以T1积极情绪得分作为协变量,分别检验五个组在T2积极情绪得分上的差异,以及五个组在T3积极情绪得分上的差异。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五个组在T2积极情绪得分上差异显著,F(4,134)=3.27,p<0.05,η2=0.09,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只有助人组在T2积极情绪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五个组在T3满意度得分上差异显著,F(4,134)=2.92,p<0.05.η2=0.08.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仍然只有助人组在T3积极情绪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在控制基线差异之后,助人组积极情绪的提升比其它组更显著,说明记录助人行为这种干预方法可以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并且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各组积极情绪的变化趋势见图2。 (张巍 朱泽 陈萌萌 龚先旻 张西超)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