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中的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1)
摘要 旨在探讨基于持续幸福理论的感恩、助人和追求目标的主观幸福感干预方法在国内工作场所中的有效性。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控制的方式,将3家企业的140名员工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1个安慰剂控制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进行持续一周的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2周后对被试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记录感恩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助人行为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且能降低消极情绪:追求目标能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和降低消极情绪。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工作场所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关键词 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干预,生活满意度。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vi(2000)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领域关注幸福感和最优化功能。在过去的十年中。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幸福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主观幸福感包括对自己生活和经验的认知性和情感性自我评价,即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个人层面,幸福感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身体健康水平、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相关(王巍,石国兴,2005;肖建伟,石国兴,2005;孙庆洲,王军,2012);在组织层面上,幸福感可以预测高工作绩效。鉴于幸福感的重要性,其干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
研究发现。个体的抑郁水平、焦虑水平、压力水平、消极情绪等可以通过干预而有所下降。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将注意力从消极方面的改善转移到了积极方面的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应运而生。众多理论基础表明,幸福感是可干预的。适应理论认为,当生活中遇到消极事件时,个体可以通过理性行为、精神信仰和赋予意义等方式加以应对,从而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期望理论认为,个体期望值与实现条件之间的差异变小,主观幸福感水平则会升高;由Lyubomirsky(2005)等人提出的持续幸福理论模型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性活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中的意向性活动是指个体自主选择、从事并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进行的活动,具有多变性。因此能够抵御适应性,主要包括认知、行为和意志三个方面。认知活动指以积极视角重构事件、细数感恩事件、希望、宽恕等;行为活动包括定期锻炼、友好待人等:意志性活动指追求重要的个人目标追求有意义的事业。持续幸福理论模型认为,从认知、行为、意志三个层面,通过自主选择并付出努力而进行意向性活动可提升主观幸福感。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Sin和Lyubomirsky(2009)对51项积极心理干预研究的元分析表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的确能显著提升主观幸福感。在幸福感干预的研究中产生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方法,如表达感恩、记录感恩日记、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运用性格优势、助人行为、追求目标等。这些干预方法可以大致被划分为认知层面、行为层面和意志层面的类别中。在认知层面,感恩是一项有效的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前人的研究发现,被试接受感恩干预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会有显著提升,而消极情绪会有显著的下降。在行为层面上,表达善意是一项重要的干预方法,Tkach(2006)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善心在情绪、幸福感和自我评价上可以产生持久的提升作用。意志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追求重要的个人目标、追求有意义的事业等。目标制定过程,以及改变目标的意义水平均可以相应地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Green等人(2006)通过团体训练项目。发现目标追求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MacLeod等人(2008)设计了一项关于目标设定和计划技能的训练项目,结果发现,不论是单独参加还是以小组形式参加。相较于控制组,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提升。
幸福感干预方面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往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较少关注在工作场所中幸福感干预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幸福感可以预测员工的高工作绩效,因此工作场所中的幸福感干预研究不仅有助于员工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还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另外,目前已有的幸福感干预研究基本都在西方国家中进行,国内的实证研究很少,因而有必要探索适用于国内幸福感干预的实施方案。鉴于此,本研究对国内一些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幸福感的干预及效果追踪。以往研究在设计和实施幸福感干预方案时,多数是立足于认知、行为或意志中的个别层面。本研究基于持续幸福理论模型,从认知、行为和意志层面出发,在每一种层面中选择一种典型的幸福感干预方法应用于企业员工中,探究不同层面的干预方法对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的效果。此外,本研究使用随机分组、安慰剂控制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排除霍桑效应对干预研究的影响。
本研究预期这些干预方案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提升有一定助益,提出以下三条假设:
假设1: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记录感恩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1a:记录感恩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1b:记录感恩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假设2: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助人行为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2a:助人行为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2b:助人行为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假设3: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追求目标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3a:追求目标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3b:追求目标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中国江阴市选取3家企业,其中1家船舶制造企业以男性员工为主,1家纺织企业以女性员工为主,1家包装材料企业男女性别均衡。每家企业随机抽选5个车间。每个车间随机选取10人作为被试,共计150人,三次施测均有效的被试人数为140人。人口统计学信息见表1。 (张巍 朱泽 陈萌萌 龚先旻 张西超)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分类号 B849
1 引言
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vi(2000)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领域关注幸福感和最优化功能。在过去的十年中。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幸福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主观幸福感包括对自己生活和经验的认知性和情感性自我评价,即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个人层面,幸福感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身体健康水平、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相关(王巍,石国兴,2005;肖建伟,石国兴,2005;孙庆洲,王军,2012);在组织层面上,幸福感可以预测高工作绩效。鉴于幸福感的重要性,其干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
研究发现。个体的抑郁水平、焦虑水平、压力水平、消极情绪等可以通过干预而有所下降。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将注意力从消极方面的改善转移到了积极方面的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应运而生。众多理论基础表明,幸福感是可干预的。适应理论认为,当生活中遇到消极事件时,个体可以通过理性行为、精神信仰和赋予意义等方式加以应对,从而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期望理论认为,个体期望值与实现条件之间的差异变小,主观幸福感水平则会升高;由Lyubomirsky(2005)等人提出的持续幸福理论模型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性活动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中的意向性活动是指个体自主选择、从事并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进行的活动,具有多变性。因此能够抵御适应性,主要包括认知、行为和意志三个方面。认知活动指以积极视角重构事件、细数感恩事件、希望、宽恕等;行为活动包括定期锻炼、友好待人等:意志性活动指追求重要的个人目标追求有意义的事业。持续幸福理论模型认为,从认知、行为、意志三个层面,通过自主选择并付出努力而进行意向性活动可提升主观幸福感。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Sin和Lyubomirsky(2009)对51项积极心理干预研究的元分析表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的确能显著提升主观幸福感。在幸福感干预的研究中产生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方法,如表达感恩、记录感恩日记、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运用性格优势、助人行为、追求目标等。这些干预方法可以大致被划分为认知层面、行为层面和意志层面的类别中。在认知层面,感恩是一项有效的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前人的研究发现,被试接受感恩干预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会有显著提升,而消极情绪会有显著的下降。在行为层面上,表达善意是一项重要的干预方法,Tkach(2006)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善心在情绪、幸福感和自我评价上可以产生持久的提升作用。意志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追求重要的个人目标、追求有意义的事业等。目标制定过程,以及改变目标的意义水平均可以相应地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Green等人(2006)通过团体训练项目。发现目标追求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MacLeod等人(2008)设计了一项关于目标设定和计划技能的训练项目,结果发现,不论是单独参加还是以小组形式参加。相较于控制组,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提升。
幸福感干预方面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往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较少关注在工作场所中幸福感干预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幸福感可以预测员工的高工作绩效,因此工作场所中的幸福感干预研究不仅有助于员工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还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另外,目前已有的幸福感干预研究基本都在西方国家中进行,国内的实证研究很少,因而有必要探索适用于国内幸福感干预的实施方案。鉴于此,本研究对国内一些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幸福感的干预及效果追踪。以往研究在设计和实施幸福感干预方案时,多数是立足于认知、行为或意志中的个别层面。本研究基于持续幸福理论模型,从认知、行为和意志层面出发,在每一种层面中选择一种典型的幸福感干预方法应用于企业员工中,探究不同层面的干预方法对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的效果。此外,本研究使用随机分组、安慰剂控制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排除霍桑效应对干预研究的影响。
本研究预期这些干预方案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提升有一定助益,提出以下三条假设:
假设1: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记录感恩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1a:记录感恩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1b:记录感恩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假设2: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助人行为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2a:助人行为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2b:助人行为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假设3:与安慰剂控制组和对照组相比,追求目标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3a:追求目标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作用,即在T2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假设3b:追求目标对提升主观幸福感有持续效果。即在T3上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中国江阴市选取3家企业,其中1家船舶制造企业以男性员工为主,1家纺织企业以女性员工为主,1家包装材料企业男女性别均衡。每家企业随机抽选5个车间。每个车间随机选取10人作为被试,共计150人,三次施测均有效的被试人数为140人。人口统计学信息见表1。 (张巍 朱泽 陈萌萌 龚先旻 张西超)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