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1)
摘要 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探讨造成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实验采用经典的信念游戏范式及其变式,通过改变决定者与分配者的决策顺序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控制感条件下,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个体控制感水平后,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则消失,性别和控制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该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控制感是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信任,性别差异,控制感,一般信任。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信任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家将信任定义为:建立在对交往对象友好善良的意图的预期之上的,承担风险的行为过程。
1.1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
基于上述定义,大量研究使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范式对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背景、互惠期望、合作动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信任和合作行为。其中,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是信任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信任行为。例如,Buchan等人发现,在投资游戏中,男性投资者送给对手的金额显著多于女性投资者。Wang和Yamagishi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男性大学生的信任行为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对于这种差异,研究者尝试从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行解释,但至今未能提供有力的实证证据。
前人研究结果提示,女性比男性更回避风险,更害怕被他人利用,女性的低信任与这些因素有关。这种回避和害怕的心态体现了女性在人际情景中缺乏控制感,假如女性知觉到人际情景和交易对象是可控可依赖的,她们则会更信任他人。因此,本文提出以控制感作为切入点,探讨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
1.2控制感与信任
控制感的概念最初由Karp等人(1993)提出:在最小团体实验中,被试会错觉地认为自己的决策能影响他人的决定,从而影响自己的收益。Karp将被试的这种信念称为“控制错觉”,即控制感。
Hayashi等人(1999)在囚徒困境实验中发现,个体的控制感水平影响其对对手合作行为的预期,低控制感的个体更少地预期对手的合作行为。同时,研究还进一步证明,控制感的作用受制于个体所处的文化,在以承诺关系为主导的社会中,个体行为受控制感的影响更大。
从Hayashi等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控制感很可能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的社交网络主要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更多地依赖人际间的相互约束和控制(Browne,2000;Moore,1990),这使得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更依赖于控制感。由于前人研究中用于测量信任行为的范式可能导致控制感的缺失,而女性易受控制感影响,所以在这些情境中女性表现出较少的信任行为;相反,男性的行为较少受到控制感的影响,因此在这些情境中男性仍表现出高信任。上述假设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1.3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实验的方法,探讨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因素,通过考察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探讨控制感是否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如果控制感是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则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被试控制感水平后,原有的性别差异将会消失:但如果这种假设不成立,则操作被试控制感水平不会改变信任行为的性别模式。由此,提出研究假设: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有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经典的信念游戏范式中(低控制感水平),男性的信任行为高于女性。在改进的信念游戏范式中(高控制感水平),男性与女性的信任行为没有差异。
此外,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信任反映了个体对一般人性本善的信念,且一般信任水平对信任行为也有影响,故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入研究之中。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 方法
2.1实验任务
本研究采用信念游戏范式。在游戏中,被试被告知将与另外一名陌生人两两配对进行游戏,二人将被随机分配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而实际上全部被试都被分配为“决定者”的角色,“分配者”的角色并不存在。决定者在信任选项(让分配者在二人之间自由分配30元,双方各自领取分配者分配的金额)和安全选项(二人都直接从主试处领取10元)二者之间选择报酬的获得方式。实验采用单轮博弈。
2.2实验变量
实验的因变量是信任行为,通过被试在信念游戏中选择信任选项或安全选项作为测量。
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性别和控制感。对于控制感变量,实验分别采用经典范式和新范式两种范式。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在经典范式,即低控制感条件中,游戏规定:分配者先对30元报酬进行自由分配,分配结果不告知决定者。之后决定者再在信任选项和安全选项之间选择。而在新范式。即高控制感条件中。通过改变原来范式中决定者与分配者决策的顺序,提高被试的控制感水平,游戏规定:决定者先选择信任或安全选项,选择结果不告知分配者,之后分配者再对30元报酬进行分配。Hayashi等人(1999)的研究已证明。虽然两种范式在逻辑上完全等价,但行动顺序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控制感水平,当被试的行动先于对手时,他们会有更高的控制感(控制错觉)。
实验的控制变量为一般信任,使用王飞雪等人(1999)修订的一般信任量表中文版测量。量表共8个条目,5点评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实验设计与被试
实验采用2(男、女)×2(低控制感、高控制感)两因素被试问设计。
被试为大学本科生93名,男性47人,女性46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被试通过广告招募,并被告知其实验报酬与实验中游戏的结果相对应。 (李悠 江信文 王飞雪)
关键词 信任,性别差异,控制感,一般信任。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信任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家将信任定义为:建立在对交往对象友好善良的意图的预期之上的,承担风险的行为过程。
1.1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
基于上述定义,大量研究使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范式对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背景、互惠期望、合作动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信任和合作行为。其中,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是信任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信任行为。例如,Buchan等人发现,在投资游戏中,男性投资者送给对手的金额显著多于女性投资者。Wang和Yamagishi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男性大学生的信任行为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对于这种差异,研究者尝试从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行解释,但至今未能提供有力的实证证据。
前人研究结果提示,女性比男性更回避风险,更害怕被他人利用,女性的低信任与这些因素有关。这种回避和害怕的心态体现了女性在人际情景中缺乏控制感,假如女性知觉到人际情景和交易对象是可控可依赖的,她们则会更信任他人。因此,本文提出以控制感作为切入点,探讨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
1.2控制感与信任
控制感的概念最初由Karp等人(1993)提出:在最小团体实验中,被试会错觉地认为自己的决策能影响他人的决定,从而影响自己的收益。Karp将被试的这种信念称为“控制错觉”,即控制感。
Hayashi等人(1999)在囚徒困境实验中发现,个体的控制感水平影响其对对手合作行为的预期,低控制感的个体更少地预期对手的合作行为。同时,研究还进一步证明,控制感的作用受制于个体所处的文化,在以承诺关系为主导的社会中,个体行为受控制感的影响更大。
从Hayashi等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控制感很可能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的社交网络主要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更多地依赖人际间的相互约束和控制(Browne,2000;Moore,1990),这使得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更依赖于控制感。由于前人研究中用于测量信任行为的范式可能导致控制感的缺失,而女性易受控制感影响,所以在这些情境中女性表现出较少的信任行为;相反,男性的行为较少受到控制感的影响,因此在这些情境中男性仍表现出高信任。上述假设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1.3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实验的方法,探讨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因素,通过考察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探讨控制感是否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如果控制感是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则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被试控制感水平后,原有的性别差异将会消失:但如果这种假设不成立,则操作被试控制感水平不会改变信任行为的性别模式。由此,提出研究假设: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有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经典的信念游戏范式中(低控制感水平),男性的信任行为高于女性。在改进的信念游戏范式中(高控制感水平),男性与女性的信任行为没有差异。
此外,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信任反映了个体对一般人性本善的信念,且一般信任水平对信任行为也有影响,故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入研究之中。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 方法
2.1实验任务
本研究采用信念游戏范式。在游戏中,被试被告知将与另外一名陌生人两两配对进行游戏,二人将被随机分配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而实际上全部被试都被分配为“决定者”的角色,“分配者”的角色并不存在。决定者在信任选项(让分配者在二人之间自由分配30元,双方各自领取分配者分配的金额)和安全选项(二人都直接从主试处领取10元)二者之间选择报酬的获得方式。实验采用单轮博弈。
2.2实验变量
实验的因变量是信任行为,通过被试在信念游戏中选择信任选项或安全选项作为测量。
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性别和控制感。对于控制感变量,实验分别采用经典范式和新范式两种范式。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在经典范式,即低控制感条件中,游戏规定:分配者先对30元报酬进行自由分配,分配结果不告知决定者。之后决定者再在信任选项和安全选项之间选择。而在新范式。即高控制感条件中。通过改变原来范式中决定者与分配者决策的顺序,提高被试的控制感水平,游戏规定:决定者先选择信任或安全选项,选择结果不告知分配者,之后分配者再对30元报酬进行分配。Hayashi等人(1999)的研究已证明。虽然两种范式在逻辑上完全等价,但行动顺序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控制感水平,当被试的行动先于对手时,他们会有更高的控制感(控制错觉)。
实验的控制变量为一般信任,使用王飞雪等人(1999)修订的一般信任量表中文版测量。量表共8个条目,5点评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实验设计与被试
实验采用2(男、女)×2(低控制感、高控制感)两因素被试问设计。
被试为大学本科生93名,男性47人,女性46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被试通过广告招募,并被告知其实验报酬与实验中游戏的结果相对应。 (李悠 江信文 王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