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干预在躁狂症中的影响效应(2)
第三阶段实施单独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核心为:全面分析被试——思维的逻辑性、诉求的明确性、追求的合理性以及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反推精神突变的诱因。完全视被试为非精神障碍者。心理辅导活动均安排在家庭治疗期。自心理辅导活动开始,便叮嘱被试的家属随时向被试灌输其并非一名精神障碍者,逐减药量,营造正常的生活环境。
3 研究结果
在第一阶段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患者对于心理咨询师是没有概念的。从其呆滞的眼神可以看到其需要一种语境刺激。原设计让患者的前女友配合心理辅导,遗憾的是该女生不愿出面。试着与被试谈及其恋爱中的一些实况,患者的眼神变得炽热,并亢奋地谈论起政治事件,并发问。当心理咨询师采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将话题诱人预设内容时,被试渐渐冷静下来。诱导的大致内容为:被试是一个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恋爱的成功或失败是每一个人成长经历的一个生活事件,是个人情感成熟的历程;人生的价值远远不至于爱情,它还有更伟大的意义——感恩、奉献、责任、义务、担当:挫折与失败都是前进的动力,是人生的财富;品尝了苦与艰辛才能更透彻地领悟快乐与幸福,等等。患者的安静反馈出其心理活动对心理辅导过程的积极迎合。本阶段心理辅导结束后再次使用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对患者进行了评定,其总得分为14分,减分率达到33.31%,根据减分率判断治疗已经达到有效。
在第二阶段心理辅导活动时,被试的药量减至一天半片氯氮平。此时,被试已经能够正确辨认出直系亲属,个人生活基本自理。为使“自我欺骗”干预心理的效应不受影响,咨询师以被试父亲的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在公园的休闲中,被试的显性变化可以论证——优美而宽松的环境对被试的心理与精神大有裨益。最突出的是,被试的情商在挑选衣服活动中开始显现。被试因所服药物中含激素,体重剧增。作为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被试的父亲本着节约的考虑,选择了价位中等偏低的服装区。可是,被试挑选不出满意的服装。咨询师领着被试到了一个价位偏高的品牌服装区。挑选了一件外套请被试试穿,效果确实较前面的好,被试表示喜欢。当被试的父亲听到服务员报出的价格后,立刻表示再看看。随即转移到其他服装柜台,被试的兴趣下降,并不同意再试穿。被试的情商反应令陪同的人惊喜。被试的审美意识是健全的,其智商与情商也是正常的。根据本阶段心理辅导结束后的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结果,患者的总得分降至6分,与其基线水平相比,减分率达到71.4%,治疗已经达到显效。
第三阶段采取了单独交流的方式。被试倾诉了自己的渴求与困惑,对话逻辑合理、思路清晰。被试非常困惑的是:日后没有单位愿意聘用他,也可能没有女孩愿意与他谈恋爱,更别提成家了;尽管目前3天才服半片氯氮平,但还是不敢完全停药。被试渴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找份工作,自立自强。被试病发后的5年内,其父亲是绝不会同意其单独在外工作或学习的。此时的被试除了身体发福还需服微量的药物之外,几乎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建议被试的父母,让被试恢复到病发前的生活习性,并承担一定的家务以充实其生活。有条件的话,安排被试从事一些简单的社会工作。本阶段结束后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的评定总得分为3分,减分率与基线水平相比为85.7%,已经达到痊愈水平。
治疗结束至今,被试不曾复发躁狂症,药物也基本停止。依照精神疾病治疗常规,5年内未复发,可诊断为完全康复。
4 讨论
“自我欺骗”在心理学与哲学上的研究与争议。均建立在负性认知的基础上,即“自我欺骗”是自己知道真实信息而接受错误信息,以便更好地欺骗他人,从而让自己受益,尽管结果可能不一定受益,甚至会受损。本研究采用“自我欺骗”进行心理干预,是正性认知或者说是正能量的。心理咨询师采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强调被试是心理健康者而非心理问题者,其目的是通过反冲击疗法激活被试的理性情绪,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相信自己是正常人而主动进行干预训练。
以“自我欺骗”为工具,让被试真切认可错误信息,心理咨询师的爱与被试的信任是先决条件。爱是心理牵引的总闸,心理咨询师真挚的爱是被试授信的阀,也是一切心理干预措施的开始。自信则是被试受心理牵引后主动训练的动力和能力源泉。爱与自信是信任的支柱,没有信任,被试的心理辅导干预就会无效。信任是个体间交往时存在的一种互相支持的行为和信念,也是复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和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因为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因此咨询师对被咨询者充分的信任是心理辅导干预收效的关键。研究中进行的干预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自我欺骗”在被试自身上发挥了根本性的干预效应。
临床精神病学对被诊断的狂躁症患者往往采用药物治疗,甚至捆绑,被试的心理与生理平衡被严重破坏,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感,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气躁易怒等。肖萌确诊前的三个阶段表现也找到了初步解释。“自我欺骗”恰恰能够促使被试脱离实际情结,推进思维的反向运动,使大脑自发分泌多巴胺或者其他未知或未发现的化学物质,实现人体的自我调节,治愈心理或精神障碍。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工具,导入爱、信任、美感、价值理念、生命意义等,使患者BRMS分数显著降低,行为问题逐渐消失,因此,“自我欺骗”对躁狂症的矫正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效应。 (汤启萍)
3 研究结果
在第一阶段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患者对于心理咨询师是没有概念的。从其呆滞的眼神可以看到其需要一种语境刺激。原设计让患者的前女友配合心理辅导,遗憾的是该女生不愿出面。试着与被试谈及其恋爱中的一些实况,患者的眼神变得炽热,并亢奋地谈论起政治事件,并发问。当心理咨询师采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将话题诱人预设内容时,被试渐渐冷静下来。诱导的大致内容为:被试是一个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恋爱的成功或失败是每一个人成长经历的一个生活事件,是个人情感成熟的历程;人生的价值远远不至于爱情,它还有更伟大的意义——感恩、奉献、责任、义务、担当:挫折与失败都是前进的动力,是人生的财富;品尝了苦与艰辛才能更透彻地领悟快乐与幸福,等等。患者的安静反馈出其心理活动对心理辅导过程的积极迎合。本阶段心理辅导结束后再次使用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对患者进行了评定,其总得分为14分,减分率达到33.31%,根据减分率判断治疗已经达到有效。
在第二阶段心理辅导活动时,被试的药量减至一天半片氯氮平。此时,被试已经能够正确辨认出直系亲属,个人生活基本自理。为使“自我欺骗”干预心理的效应不受影响,咨询师以被试父亲的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在公园的休闲中,被试的显性变化可以论证——优美而宽松的环境对被试的心理与精神大有裨益。最突出的是,被试的情商在挑选衣服活动中开始显现。被试因所服药物中含激素,体重剧增。作为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被试的父亲本着节约的考虑,选择了价位中等偏低的服装区。可是,被试挑选不出满意的服装。咨询师领着被试到了一个价位偏高的品牌服装区。挑选了一件外套请被试试穿,效果确实较前面的好,被试表示喜欢。当被试的父亲听到服务员报出的价格后,立刻表示再看看。随即转移到其他服装柜台,被试的兴趣下降,并不同意再试穿。被试的情商反应令陪同的人惊喜。被试的审美意识是健全的,其智商与情商也是正常的。根据本阶段心理辅导结束后的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定结果,患者的总得分降至6分,与其基线水平相比,减分率达到71.4%,治疗已经达到显效。
第三阶段采取了单独交流的方式。被试倾诉了自己的渴求与困惑,对话逻辑合理、思路清晰。被试非常困惑的是:日后没有单位愿意聘用他,也可能没有女孩愿意与他谈恋爱,更别提成家了;尽管目前3天才服半片氯氮平,但还是不敢完全停药。被试渴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找份工作,自立自强。被试病发后的5年内,其父亲是绝不会同意其单独在外工作或学习的。此时的被试除了身体发福还需服微量的药物之外,几乎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建议被试的父母,让被试恢复到病发前的生活习性,并承担一定的家务以充实其生活。有条件的话,安排被试从事一些简单的社会工作。本阶段结束后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的评定总得分为3分,减分率与基线水平相比为85.7%,已经达到痊愈水平。
治疗结束至今,被试不曾复发躁狂症,药物也基本停止。依照精神疾病治疗常规,5年内未复发,可诊断为完全康复。
4 讨论
“自我欺骗”在心理学与哲学上的研究与争议。均建立在负性认知的基础上,即“自我欺骗”是自己知道真实信息而接受错误信息,以便更好地欺骗他人,从而让自己受益,尽管结果可能不一定受益,甚至会受损。本研究采用“自我欺骗”进行心理干预,是正性认知或者说是正能量的。心理咨询师采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强调被试是心理健康者而非心理问题者,其目的是通过反冲击疗法激活被试的理性情绪,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相信自己是正常人而主动进行干预训练。
以“自我欺骗”为工具,让被试真切认可错误信息,心理咨询师的爱与被试的信任是先决条件。爱是心理牵引的总闸,心理咨询师真挚的爱是被试授信的阀,也是一切心理干预措施的开始。自信则是被试受心理牵引后主动训练的动力和能力源泉。爱与自信是信任的支柱,没有信任,被试的心理辅导干预就会无效。信任是个体间交往时存在的一种互相支持的行为和信念,也是复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和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因为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因此咨询师对被咨询者充分的信任是心理辅导干预收效的关键。研究中进行的干预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自我欺骗”在被试自身上发挥了根本性的干预效应。
临床精神病学对被诊断的狂躁症患者往往采用药物治疗,甚至捆绑,被试的心理与生理平衡被严重破坏,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感,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气躁易怒等。肖萌确诊前的三个阶段表现也找到了初步解释。“自我欺骗”恰恰能够促使被试脱离实际情结,推进思维的反向运动,使大脑自发分泌多巴胺或者其他未知或未发现的化学物质,实现人体的自我调节,治愈心理或精神障碍。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工具,导入爱、信任、美感、价值理念、生命意义等,使患者BRMS分数显著降低,行为问题逐渐消失,因此,“自我欺骗”对躁狂症的矫正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效应。 (汤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