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干预在躁狂症中的影响效应(1)
摘要 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干预工具,导入信任、爱与优良文化等,对一名躁狂症患者进行了历时6年的追踪治疗。结果表明,患者BRMS分数显著降低,行为问题逐渐消失,因此,“自我欺骗”对躁狂症的矫正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效应。
关键词 “自我欺骗”,躁狂症,心理干预。
分类号 B849:R749
1 问题提出
“自我欺骗”的概念最早由Demos于1960年首先提出,并将“自我欺骗”定义为使自己相信一个与自己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在心理学领域,最先对“自我欺骗”给出临床定义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的是Sackeim和Gur(1979)。他们以柏拉图、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为基础。认为定义自我欺骗时应当具备以下标准:(1)个体必须同时持两种相反的信念,(2)个体并未意识到其中的一种。(3)而决定哪种信念是有意识的、哪种信念是无意识的行为是由动机激发的(李艺敏,2007)。因此,自我欺骗只是个体在面对他们难以接受的自身的某些方面时才会出现。Greenwald(1988)在Sackeim和Gur自我欺骗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对信息的认知分析是以一个连续的过程发生的:第一阶段是对信息进行初步的粗略分析,而第二个阶段则为较精细的加工。如果信息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加工之前就被丢弃,那么对这些信息就不会再有深入的加工。因此,根据Greenwald的观点,自我欺骗会在对信息进行分析的最初阶段发现任何个体不愿接受的内容,然后将其丢弃,不再进行进一步加工。
Hippel,Shakarchi,Lakin(2003)给出了一个有关自我欺骗的更基本、更宽泛的定义。他们认为在一个更基础的水平上,自我欺骗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个体误导自我。从而使自我以某种方式受益的策略。因为“误导”的概念包括提供不正确信息的故意欺骗或者不能提供正确信息,所以这个定义考虑到了自我欺骗的“热的”(被动机激发的)形式和“冷的”形式。他们还根据这个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自我欺骗的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依赖于行为指标而不是自我报告的研究传统(李艺敏,2007)。
进化生物学家Trivers(1976)指出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的选择使人们被习惯于欺骗和察觉欺骗。他提出如果危险作为一种自我欺骗的基本成份是固有的,那么自我欺骗就是一种欺骗他人的有效策略,因为欺骗者不会有意识地传递有关他们欺骗的线索。后来,Trivers(1991)将自我欺骗的概念用于人类行为,特别是冒险行为和亲子冲突。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的本我可以有意地欺骗有意识的个体,从而解决了欺骗者和被欺骗者的区分问题。西方心理学、哲学领域展开了诸多有关自我欺骗的研究,但关于自我欺骗的作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自我欺骗有利于人们提升自信和个人魅力,可以促使人们做到本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促进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也可以规避负性情绪,使注意力不被威胁性信息所干扰或转移,可以维持良好的道德标准,促进更多利他行为,可以使个体减少努力从而影响其在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表现。但个体的自我欺骗也可能导致团体的自我欺骗,极具社会危害性。如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等。
在本研究中,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干预心理问题的工具。“自我欺骗”是指心理咨询师对被试采用“自我欺骗”的措施以让被试相信自己是一个心理与生理健康的人,以此牵引被试顺利完成心理干预训练。实现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使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障碍得到矫正。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肖萌(化名),男,18岁,失恋后开始沉溺于网络。恋爱期间,肖萌半工半读为女友缴纳一部分学费,并将部分收入用来给女友贴补生活。失恋后不久,肖萌患了一次重感冒。高烧后出现精神异常。经医院会诊后确诊为躁狂症。肖萌在确诊前的各种表现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质疑肖萌精神异常。这一质疑源于其指着窗外空旷的草地描述出各种战斗场面。还驱赶周边的人群躲避。大家怀疑肖萌会不会因高烧出现了精神失常。尽管肖萌有些反常状况,但他能正确地称呼熟悉的人,也能与赶来的父母正常交流。生活还可自理。第二阶段,肖萌的父母带领肖萌到医院就诊,肖萌对医师询问病情表现出异常的反感情绪,还用脏话骂医师。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医院的初步诊断结果为:肖萌有精神障碍,建议其回家观察、静养一段时间,并随时就诊。第三阶段,在家静养期间,肖萌不停向奶奶诉说在家傻待着的苦闷,认为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要出去挣大钱。此外,他的睡眠时间也逐渐减少,某天甚至突然在半夜离家出走。被家人强拉回家后,肖萌开始自称是精神病患者,不久出现暴力行为。肖萌的父亲将其绑在床上。被绑两天后,肖萌出现了癫痫症状,被送进神经内科就诊。肖萌人住神经内科病房后,不愿说话。医师建议同时实施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2.2目标设定
一是以“自我欺骗”为媒介,获得肖萌的认可,破除沉默;二是分析失恋与网络游戏所产生的负性重叠性心理问题以及高烧有可能引发精神病变等。心理咨询将重点剖析精神分裂的起因;三是肖萌自觉心理问题之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使心理问题“破冰”。鉴于肖萌的特殊精神状态,心理干预治疗过程需要其父母等人的全程配合。
2.3干预执行
第一阶段心理辅导确定在医院的探视日,在直系亲属全程陪同下进行。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首先使用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对肖萌进行初步评定,评定总得分为21分,属于较严重躁狂症状。本阶段的辅导主要采取选择性、针对性与诱导式的谈话,激起被试的兴趣与认同。被试由沉默转向亢奋,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离奇的事情,偶尔还发出提问。心理咨询师借被试的提问植入咨询内容,引导话题进入预设语境,剖析被试的真实思维。
第二阶段是全员“自我欺骗”的心理辅导活动。例如某个周日,安排被试到公园休闲和商场购物,为避免突发情况,被试的父母和姑父母全过程陪同。这是建立在全员“自我欺骗”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辅导活动。被试拟定在病发前的状态中。公园的清新空气、自然风光与欢乐游客,营造出和谐而愉悦的氛围。被试逐渐展露出恬静的笑容。公园休闲时间原计划半小时,发觉被试略显呆滞的眼神变得闪亮起来,决定延长至50分钟。商场购物时间预设在1小时以内,为被试选购衣服和家庭生活用品。 (汤启萍)
关键词 “自我欺骗”,躁狂症,心理干预。
分类号 B849:R749
1 问题提出
“自我欺骗”的概念最早由Demos于1960年首先提出,并将“自我欺骗”定义为使自己相信一个与自己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在心理学领域,最先对“自我欺骗”给出临床定义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的是Sackeim和Gur(1979)。他们以柏拉图、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为基础。认为定义自我欺骗时应当具备以下标准:(1)个体必须同时持两种相反的信念,(2)个体并未意识到其中的一种。(3)而决定哪种信念是有意识的、哪种信念是无意识的行为是由动机激发的(李艺敏,2007)。因此,自我欺骗只是个体在面对他们难以接受的自身的某些方面时才会出现。Greenwald(1988)在Sackeim和Gur自我欺骗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对信息的认知分析是以一个连续的过程发生的:第一阶段是对信息进行初步的粗略分析,而第二个阶段则为较精细的加工。如果信息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加工之前就被丢弃,那么对这些信息就不会再有深入的加工。因此,根据Greenwald的观点,自我欺骗会在对信息进行分析的最初阶段发现任何个体不愿接受的内容,然后将其丢弃,不再进行进一步加工。
Hippel,Shakarchi,Lakin(2003)给出了一个有关自我欺骗的更基本、更宽泛的定义。他们认为在一个更基础的水平上,自我欺骗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个体误导自我。从而使自我以某种方式受益的策略。因为“误导”的概念包括提供不正确信息的故意欺骗或者不能提供正确信息,所以这个定义考虑到了自我欺骗的“热的”(被动机激发的)形式和“冷的”形式。他们还根据这个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自我欺骗的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依赖于行为指标而不是自我报告的研究传统(李艺敏,2007)。
进化生物学家Trivers(1976)指出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的选择使人们被习惯于欺骗和察觉欺骗。他提出如果危险作为一种自我欺骗的基本成份是固有的,那么自我欺骗就是一种欺骗他人的有效策略,因为欺骗者不会有意识地传递有关他们欺骗的线索。后来,Trivers(1991)将自我欺骗的概念用于人类行为,特别是冒险行为和亲子冲突。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的本我可以有意地欺骗有意识的个体,从而解决了欺骗者和被欺骗者的区分问题。西方心理学、哲学领域展开了诸多有关自我欺骗的研究,但关于自我欺骗的作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自我欺骗有利于人们提升自信和个人魅力,可以促使人们做到本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促进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也可以规避负性情绪,使注意力不被威胁性信息所干扰或转移,可以维持良好的道德标准,促进更多利他行为,可以使个体减少努力从而影响其在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表现。但个体的自我欺骗也可能导致团体的自我欺骗,极具社会危害性。如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等。
在本研究中,将“自我欺骗”作为一种干预心理问题的工具。“自我欺骗”是指心理咨询师对被试采用“自我欺骗”的措施以让被试相信自己是一个心理与生理健康的人,以此牵引被试顺利完成心理干预训练。实现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使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障碍得到矫正。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肖萌(化名),男,18岁,失恋后开始沉溺于网络。恋爱期间,肖萌半工半读为女友缴纳一部分学费,并将部分收入用来给女友贴补生活。失恋后不久,肖萌患了一次重感冒。高烧后出现精神异常。经医院会诊后确诊为躁狂症。肖萌在确诊前的各种表现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质疑肖萌精神异常。这一质疑源于其指着窗外空旷的草地描述出各种战斗场面。还驱赶周边的人群躲避。大家怀疑肖萌会不会因高烧出现了精神失常。尽管肖萌有些反常状况,但他能正确地称呼熟悉的人,也能与赶来的父母正常交流。生活还可自理。第二阶段,肖萌的父母带领肖萌到医院就诊,肖萌对医师询问病情表现出异常的反感情绪,还用脏话骂医师。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医院的初步诊断结果为:肖萌有精神障碍,建议其回家观察、静养一段时间,并随时就诊。第三阶段,在家静养期间,肖萌不停向奶奶诉说在家傻待着的苦闷,认为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要出去挣大钱。此外,他的睡眠时间也逐渐减少,某天甚至突然在半夜离家出走。被家人强拉回家后,肖萌开始自称是精神病患者,不久出现暴力行为。肖萌的父亲将其绑在床上。被绑两天后,肖萌出现了癫痫症状,被送进神经内科就诊。肖萌人住神经内科病房后,不愿说话。医师建议同时实施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2.2目标设定
一是以“自我欺骗”为媒介,获得肖萌的认可,破除沉默;二是分析失恋与网络游戏所产生的负性重叠性心理问题以及高烧有可能引发精神病变等。心理咨询将重点剖析精神分裂的起因;三是肖萌自觉心理问题之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使心理问题“破冰”。鉴于肖萌的特殊精神状态,心理干预治疗过程需要其父母等人的全程配合。
2.3干预执行
第一阶段心理辅导确定在医院的探视日,在直系亲属全程陪同下进行。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首先使用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对肖萌进行初步评定,评定总得分为21分,属于较严重躁狂症状。本阶段的辅导主要采取选择性、针对性与诱导式的谈话,激起被试的兴趣与认同。被试由沉默转向亢奋,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离奇的事情,偶尔还发出提问。心理咨询师借被试的提问植入咨询内容,引导话题进入预设语境,剖析被试的真实思维。
第二阶段是全员“自我欺骗”的心理辅导活动。例如某个周日,安排被试到公园休闲和商场购物,为避免突发情况,被试的父母和姑父母全过程陪同。这是建立在全员“自我欺骗”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辅导活动。被试拟定在病发前的状态中。公园的清新空气、自然风光与欢乐游客,营造出和谐而愉悦的氛围。被试逐渐展露出恬静的笑容。公园休闲时间原计划半小时,发觉被试略显呆滞的眼神变得闪亮起来,决定延长至50分钟。商场购物时间预设在1小时以内,为被试选购衣服和家庭生活用品。 (汤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