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1461
西方哲学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3.5 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等新取向的兴起

    具身性概念使得认知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转变( Clark,1999),形成离身与具身前后两代认知科学(Lakoff & Johnson,1999;杨唐峰,张秋杭,2010)。前者以语言(义)学哲学为哲学基础,后者则以心智哲学为思想基础。事实上.具身性概念就是由心智哲学家提出来的(叶浩生,2011)。据此,心智哲学倡导动态性、整体突显(涌现)性、相互关联性,企图弥合心智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因此它注重心智、符号及其意义、行为及其所涉外部世界(客体)相互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为两端,以身体为中介,构成一个心智、身体、语言与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网络。这样就把情境认知、社会认知、情绪认知等第一代认知科学所难以研究的内容纳入到研究范畴。Clark (1999)等指出:具身性研究将极大地改变认知科学的学科内容和理论框架;理解大脑、身体和世界之间复杂的互动需要新的如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al system's theory)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正是因为强调心智、身体、情境及其相互作用,导致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

    4 心智哲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心智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分析,可以从中获得如下启示:

    4.1 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

    依据心智哲学的观点,人不是动物和机器,人具有不同于动物和机器的心理活动,因此,仅通过动物和机器来研究人的心理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们还不能断定塞尔等人所论证的“数字计算机(机器)没有智能” (徐英瑾,2008)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机器有智能,那也不是人的智能:即使机器的智能与人的智能没有区别,那也不是人的智能的全部。这是因为,人的智能具有具身性和意向性等特性,而计算机、动物不具有人的身体,也没用意向性。具身性是说,人的智能活动必然要涉及并动用身体资源(高新民,严莉莉,高卫国,2011),因此机器要具有真正的人的智能,它就必须具有人的身体,并用身体与世界交互作用(王岸,2013)。意向性是区别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根本性指标, “物理现象只涉及物理对象本身,而心理现象包括了心理主题和它指向的外部对象的方式。……无论多么能干的机器, 甚至能成功做出人所未曾预料到的事情……永远只能处在工具地位上。”(王岸,2013)。

    从进化论的角度讲,生命是由非生命演化而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虽然人与动物的心理具有连续性、共同性,但由于进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人是地球生命进化的最高层阶,因此人应该有高于其他动物的心理或智能。因此,仅通过对动物或机器的研究,不可能完全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真谛。

    4.2 应重视身体的作用

    心智哲学与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关注主体的“具身性”,这就启示或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不要忽略身体。

    无论从进化还是个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看.(1)身体先于心理,身体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在心理产生之前,身体就已经存在,心理是在身体不断发育成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身体的成长发育水平,制约着心理的发展水平。 (2)身体是心理的来源,心理是在身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身体活动逐渐内化的结果。 (3)心理通过身体尤其是身体活动来表现。

    从心理活动的发生机制来看,它依赖于身体,是身体与外部环境碰撞即相互作用的结果。打个比方就好像两个巴掌相拍(碰撞)发出掌声,其中掌声好比是人的心理,而两个巴掌分别好比是身体与外部环境。正像“一个巴掌拍不响”那样,单有身体或外部环境都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发生。心理活动实际上是人不断地通过身体与环境的碰撞而解决生存或存在问题的过程。正是这种碰撞,将身体的感知和感受推到心理学研究的前台。前者是身体通过与环境中刺激即客体碰撞而产生的对客体的初步印象,如软硬、冷暖等。后者是主体对初步印象的进一步主观性判断,即“反思意识” (何爱晶,2012)。如“真凉快,好舒服。”等。当然,具身性不是说心智以身体为组成部分或心智具有身体.而是说心智在获得存在和发挥自己独特作用的过程中离不开身体(高新民,严莉莉,高卫国,2011)。

    心智哲学认为,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身体,它是具有或赋予人某种精神或心理品质的身体,它使一个人成为人,成为一个独特的人。就好像塑像不只是做成它的粘土,当粘土做成塑像时,它就有了某种塑像家赋予它的审美特性、精神内涵(蕴涵和展现塑像家的精神诉求),其价值不再是做成他的东两所能值的价值,而是雕塑家所赋予它的美和精神价值(Atony,2010)。心智哲学家认为,身体体验对于心智而言是至关重要或本构性的, “当我们被触摸时,我们的身体呈现给我们”, “正是身体接触的触觉经验如此建构了我的身体”, “通过触摸.且只有通过触摸,身体才被建构为如此这样。”( Mattens,2009)由此必须重视身体。

    4.3 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

    如前所述,心智转向的发生是由于语用学转向把哲学关注对象逐渐引向意向性,因此可以说.意向性在心智哲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所有心智哲学“问题的会聚点,是其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和最基本的问题。”(高新民.2008)这就启迪或要求心理学重视意向性。

    意向性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不应只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更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这是因为, “意向性是人的心理乃至整个人的最独特最本质的方面,是其真正的中枢,因此是揭开心理乃至生命之奥秘的钥匙。” (高新民,殷筱,2009)事实上,它也确实曾被心理学关注过,布伦塔诺( Brentano)的意动心理学就是以意向性为中心.只不过在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中,由于其主观性、变动性、差异性等而被心理学淡忘。心智哲学的出现,使得意向性重新引起心理学的注意,成为哲学和心理学的交汇点,在二者的互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以及人的任何行为尤其是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以意向性为起点和归宿并贯穿于整个行为始终,因此,心理学要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或行为规律,对特定时间、特定情境的人的特定行为给予合理解释,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意向性进行恰当的分析、推测或判断。

    意向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前者是意向性关涉的对象;后者是主体对意向对象所持的态度取向,即想表达出某些意图、愿望或想对包括他人的客体产生某种影响或发挥某些作用。如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尽力表现出好的行为,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使对方也喜欢自己。再如, “今天某人没喝醉!”并不只是讲述一个事实,而是表现出对该人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厌恶、担心等情感。由于意向性是人的心智的根本特征,制约着人的行为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因此应当重视意向性。由于意向性表达多采用隐喻或转喻的方式,正如Lakoff和Johnson(1999)所言“抽象概念大多数是隐喻的”,隐喻是人们日常思维或智能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心理学在研究认知或智能活动时,应采用隐喻分析的方法。

    4.4 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在心智转向看来,哲学的本质是帮助人们探索生命意义并追求愈加美好生活,这就启示并要求心理学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存在或生命的意义,使人认识到“为什么活”、 “怎样活”,感受的生命的价值或意义,进而重视生命、关爱生命。这在当今市场化社会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市场化社会和社会转型期引发了有一定普遍性的一定程度的生命或人性异化,致使人的生命意义或人生精神追求缺失乃至匮乏,产生愈来愈普遍的深层次社会无聊感,出现了人格市场化、理想现实化、追求功利化、价值失落化、意义虚无化、生活肤浅化、情感粗鄙化、精神物质化等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的存在和生活质量。正如Osnos (2014)所言: “尽管中国充满狂热和活力、经济在奇迹般增长,但这个镀金时代是一个没有‘中心旋律’的时代,在中国人灵魂的中心,存在一个巨大的精神空洞。”这就向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了要求,迫切需要它们关注人的存在,弄清人的生命意义所在及其获取方法或途径,促进入的不断优化。 (李炳全 张旭东)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