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8354
西方哲学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摘 要 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 (l)为心理学提供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世界观; (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并互哺; (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 (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学尤其是主流心理学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 (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学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入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 西方哲学,心智哲学,心理学,意向性,具身性。

    分类号 B84-5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与哲学思想尤其是新哲学思想的诞生有关。20世纪末和新世纪的心理学发展就是如此,深受20世纪末兴起的心智哲学转向的影响。

    1 心智哲学转向是20世纪哲学转向

    的结果

    心智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20世纪的语言(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为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1 语言(义)学哲学通过催生认知科学而催生

    心智转向

    语言(义)学哲学是认知科学的来源学科之一和先导。同时,认知科学对心智的探秘又反过来促进西方哲学从语言哲学向心智哲学转变或发展(蔡曙山,2010)。

    语义学哲学实现了从“认识如何可能”到“语言表达如何可能”的基础性转变(何爱晶,2012)。它用“科学逻辑”取代哲学,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人的心灵进行探讨,为认知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直接促成了第一代认知科学(即离身认知科学,它从心与物或心与身的二元论出发,认为精神和物质或心理与身体是两个独立的本原,身体和心智之间不存在任何实质性或因果性关系。第一代认知科学以这一转向中的两种重要理论即逻辑实证主义和生成语言学为思想基础,以形式理性为目的,以符号加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认知或智能的一般形式,以期弄清认知或智能的像普遍语法那样的基本逻辑形式。认知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反过来对哲学产生影响,使得认知或智能进入哲学视界,确立了心智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中心。

    1.2 语言(义)学哲学通过催生语用学哲学而催

    生心智转向

    语用学哲学是对语义学哲学的发展,正是许多语义学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等人认识到其不足,才通过对它的辩证否定创立了语用学哲学。而语用学哲学对说话者的意向性、心理等的关注成为心智哲学的源头(曾文雄,2006),正是这一关注,使得人的认知或心智走向哲学研究前台和中心,成为先于语言关注的问题。塞尔( Searle)认为, “语言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基于心智的,因此,意义和意向性是先于语言的心智能力,在我们能够阐明语言的性质之前,我们必须将先于语言的心智能力搞清楚。语言依赖于心智,甚于心智依赖于语言。”(蔡曙山,2010)他由研究言语行为过渡到研究意向性,是他从语用学哲学过渡到心智哲学的标志。语用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语用思维,为“心智转向”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曾文雄.2006)。

    1.3 它们都作为靶子从反面催生心智转向

    一般说来,任何事物的发展或新生事物的诞生.既需要前进的动力,也需要反作用力。心智哲学也是如此。它把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作为靶子,通过对它们的质疑、批判、反思,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心智哲学是通过力图解决语义学哲学和语用学哲学所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

    心智哲学反对语言(义)学哲学的普遍理性、普遍形式,引进过去被“纯客观”原则所排斥的主观因素、经验因素、具身因素、意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其他种种与认知主体的心身相关的因素,把具身心智作为研究对象:摈弃语言学哲学唯一接受和使用的理性分析和演绎方法,接受并重视经验归纳、综合和类比的逻辑方法。它虽与语言哲学一样关注语言,但不是一般地关注语言,而是关注与脑和心智相关联的语言能力。由此,人类心智终于回到它自身(蔡曙山,2010)。

    心智哲学反对语用学哲学的相对主义立场,认为由于语用学哲学过分强调建构性、主体间性、语境性、语用性等,使它缺乏确定性。正因为如此,语用学哲学的后期代表斯特劳森( Strawson)、汉普舍尔( Hampshire)、塞尔等人反过来对它质疑或批评.把哲学研究引向人的心理层面,为心智转向的发生提供了反推力。

    2 心智哲学的基本思想

    心智哲学肇始于梅洛一庞蒂( Merleau -Ponty)的知觉现象学和塞尔后期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莱克夫( Lakoff)、史密斯(Smith)等。心智哲学使得脑与心智成为哲学关注对象,确立了“心智一语言一世界”新的三元结构。它既反对语言(义)学哲学的物理主义思想,也反对语用学哲学对普遍性的拒斥。它认为,语言(义)学哲学因追求普遍性而解决不了个体差异性问题(这是心智哲学要解决的);语用学哲学把哲学方法归之于不同的用词法而缺乏确定性。为此,它另辟蹊径,以经验为基础,把具身心智作为研究对象,把活动置于认知语境(为人们所认知并影响人的认知和语言使用的环境,是影响与制约交际者认知和处理语言的发生、存在与变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具有认知与语境的本体论特征,体现客观实在性和认知相对性的统一.蕴涵着语境的符号特质和心理特质)进行思考。它虽然与近现代哲学一样关注主体,但它不是一般地关注主体,而是关注主体的心智和认知能力,要求把主体、语言、思维与存在等多个方面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多维关系纳入研究视野。

    其基本观点有: (1)心智是具身的,或者说人的心智在本质上具有具身性( Abramson,2011),(2) “人是人,而不是动物或机器”。莱克夫说:“我们是哲学的动物……能够提问……能够沉思他们存在的意义,……能够批判地反省其生命的意义,以使其行为方式发生变革。” ( Lakoff &Johnson,1999)一些心智哲学家认为,由于语言检验和图灵检验是测量是否拥有心灵的方法,因此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能否建造出通过图灵检验的机器:由于人的心理本质上的具身性特征,因此图灵检验必然能够把人的心理和单纯的机器区别开来。这是因为,机器不具有人的身体特性,以及人的言语行为会显现出的嵌入式和具身性体验( Abramson,2011)。 (3)哲学本质是探索人的生命意义,引导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由此来看,心智哲学是一种经验转向,但这种经验转向并不是回到以往的经验主义,而是一种与肉体、脑、心智、无意识、本能以及内在语言和隐喻相关的新的经验哲学体系(蔡曙山,2010)。 (李炳全 张旭东)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