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对立违抗行为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5)
4.2父母亲职压力对男孩的ODD行为表现有显著预测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ODD行为表现男孩的父母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他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而第一年的ODD行为表现无法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这表明了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存在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途径,另一种是通过影响家庭氛围进而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在第一条途径中,高父母亲职压力会更多的通过父母对孩子的消极养育行为表现出来,最终激发或恶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Tung&Lee,2014;蔺秀云等,2014)。此前研究支持了父母的高亲职压力与其更严厉的管教风格和更多不适宜的养育行为(例如心理攻击和体罚)之间的相关(刘莉,2012)。在一项对ADHD儿童及其母亲的研究中发现,ADHD儿童的母亲亲职压力越大,其教养方式就越专制(Sohanifar,et a1.,2013)。而国内学者(刘莉,2012)的研究也发现,父母亲职压力越高,越多对孩子施行心理攻击或体罚,且通过追踪研究发现父母亲职压力能显著预测其实施心理攻击和体罚,而更多的心理攻击和体罚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问题行为。父母感受到的压力水平也可能是通过影响父母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父母养育行为,最终导致对孩子产生影响(Borre&Kliewer,2014)。但也有学者提出父母养育行为在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发现的中介作用也较弱(Deater-Deekard,1998;刘亚鹏,2011),大多数研究仍旧支持父母亲职压力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Anthony,et a1.,2005;刘亚鹏等,2011)。在第二条途径中,可能是南于父母亲职压力造成了消极的家庭情绪氛围。降低了家庭氛围亲密度。进而危害了儿童情感安全,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产生(Burke,Loeber,&Birmaher,2002;Davies&Cummings,1998;刘亚鹏等,2011)。
4.3父母亲职压力对女孩的ODD行为表现没有显著预测
但对有ODD行为表现的女孩来说,其父母的亲职压力无法预测第二年女孩的ODD行为表现,这可能受儿童性别差异以及中国家庭的特点影响。在ODD行为表现中,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要高于女孩父母的亲职压力(但统计上并未检验出显著差异),这与此前研究(刘莉,2012)发现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显著高于女孩的父母的结果较为接近。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期望较高,尤其对于男孩的期望更高(Tang,1998;刘莉,2012),且男孩“天生”更难教养(Van Goozen et a1.,1995),因此当男孩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可能对男孩管教更多,或者通过更为严厉的管教行为等表现出来,所以使男孩表现出了更多的ODD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正如文献中提到的,女孩表现的ODD行为表现更加隐蔽,她们更可能使用语言攻击(Angold&Costello,1996;Steiner&Remsing,2007)。相对于男孩的身体攻击来说,女孩的语言攻击可能使父母感知到更少的亲职压力,因此也不会对女孩有过多的严厉管教,也因而不会过多的进一步影响到女孩的ODD行为表现表现。
4.4父母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之间不存在动态双向作用
尽管对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来说,其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第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但不论对ODD行为表现的男孩还是女孩,其第一年的ODD行为表现均无法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这与我们的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动态双向作用假设相悖。这可能是由于虽然ODD行为表现儿童在社交技能上缺失严重,但其学业受损的程度在小学阶段相对还较轻,而相比于孩子的社交能力,中国父母尤为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对孩子取得学业成就的期望很高(Tang,1998;蔺秀云等,2014;周东明,1995)。另外,大多数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ODD行为表现的严重性,只是以为孩子的多动、脾气差是这个年龄儿童固有的一些特点。因而儿童ODD行为表现无法预测下一年的父母亲职压力。更多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是非常明确的是,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具有男孩的ODD行为表现。
总的来说,本研究通过两年的追踪调查进一步探究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ODD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发现:ODD行为表现男孩其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下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而在ODD行为表现女孩及其父母中并未发现此预测效应:而不论对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其ODD行为表现都无法预测其父母下一年的亲职压力,父母亲职压力和父母评价ODD行为表现之间并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对ODD儿童干预项目有一定启发:如此前一项干预研究(Kazdin&Whitlev,2003)所表明的,在对ODD儿童的父母干预项目中加入针对父母压力的部分,干预效果得到了提高: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的家庭来说,父母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下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这也启发未来对ODD行为表现儿童的干预中可以加入专门针对父母压力的内容,以改善父母心理健康,提高家庭氛围亲密度,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缓解儿童的ODD行为表现,提高干预效果。
5研究结论
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与第一年相比,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均有显著下降,尤其是男孩的父母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均下降显著,而女孩下降不显著:但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在两年中的相关系数都非常显著,且相关系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为保持了稳定性:(2)无论是第一年还是第二年的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相关都非常显著:(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在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上,男孩的第一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能显著预测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但在女孩中没有这种预测;在儿童ODD行为表现对父母亲职压力的影响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一年的儿童ODD行为表现均不能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4)关注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对男孩ODD行为表现的影响。 (蔺秀云 黎燕斌 张玉麟 何杰 方晓义)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ODD行为表现男孩的父母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他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而第一年的ODD行为表现无法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这表明了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存在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途径,另一种是通过影响家庭氛围进而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在第一条途径中,高父母亲职压力会更多的通过父母对孩子的消极养育行为表现出来,最终激发或恶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Tung&Lee,2014;蔺秀云等,2014)。此前研究支持了父母的高亲职压力与其更严厉的管教风格和更多不适宜的养育行为(例如心理攻击和体罚)之间的相关(刘莉,2012)。在一项对ADHD儿童及其母亲的研究中发现,ADHD儿童的母亲亲职压力越大,其教养方式就越专制(Sohanifar,et a1.,2013)。而国内学者(刘莉,2012)的研究也发现,父母亲职压力越高,越多对孩子施行心理攻击或体罚,且通过追踪研究发现父母亲职压力能显著预测其实施心理攻击和体罚,而更多的心理攻击和体罚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问题行为。父母感受到的压力水平也可能是通过影响父母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父母养育行为,最终导致对孩子产生影响(Borre&Kliewer,2014)。但也有学者提出父母养育行为在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发现的中介作用也较弱(Deater-Deekard,1998;刘亚鹏,2011),大多数研究仍旧支持父母亲职压力直接影响儿童问题行为(Anthony,et a1.,2005;刘亚鹏等,2011)。在第二条途径中,可能是南于父母亲职压力造成了消极的家庭情绪氛围。降低了家庭氛围亲密度。进而危害了儿童情感安全,导致儿童问题行为产生(Burke,Loeber,&Birmaher,2002;Davies&Cummings,1998;刘亚鹏等,2011)。
4.3父母亲职压力对女孩的ODD行为表现没有显著预测
但对有ODD行为表现的女孩来说,其父母的亲职压力无法预测第二年女孩的ODD行为表现,这可能受儿童性别差异以及中国家庭的特点影响。在ODD行为表现中,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要高于女孩父母的亲职压力(但统计上并未检验出显著差异),这与此前研究(刘莉,2012)发现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显著高于女孩的父母的结果较为接近。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期望较高,尤其对于男孩的期望更高(Tang,1998;刘莉,2012),且男孩“天生”更难教养(Van Goozen et a1.,1995),因此当男孩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可能对男孩管教更多,或者通过更为严厉的管教行为等表现出来,所以使男孩表现出了更多的ODD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正如文献中提到的,女孩表现的ODD行为表现更加隐蔽,她们更可能使用语言攻击(Angold&Costello,1996;Steiner&Remsing,2007)。相对于男孩的身体攻击来说,女孩的语言攻击可能使父母感知到更少的亲职压力,因此也不会对女孩有过多的严厉管教,也因而不会过多的进一步影响到女孩的ODD行为表现表现。
4.4父母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之间不存在动态双向作用
尽管对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来说,其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第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但不论对ODD行为表现的男孩还是女孩,其第一年的ODD行为表现均无法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这与我们的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动态双向作用假设相悖。这可能是由于虽然ODD行为表现儿童在社交技能上缺失严重,但其学业受损的程度在小学阶段相对还较轻,而相比于孩子的社交能力,中国父母尤为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对孩子取得学业成就的期望很高(Tang,1998;蔺秀云等,2014;周东明,1995)。另外,大多数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ODD行为表现的严重性,只是以为孩子的多动、脾气差是这个年龄儿童固有的一些特点。因而儿童ODD行为表现无法预测下一年的父母亲职压力。更多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是非常明确的是,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具有男孩的ODD行为表现。
总的来说,本研究通过两年的追踪调查进一步探究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ODD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发现:ODD行为表现男孩其父母的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下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而在ODD行为表现女孩及其父母中并未发现此预测效应:而不论对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其ODD行为表现都无法预测其父母下一年的亲职压力,父母亲职压力和父母评价ODD行为表现之间并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对ODD儿童干预项目有一定启发:如此前一项干预研究(Kazdin&Whitlev,2003)所表明的,在对ODD儿童的父母干预项目中加入针对父母压力的部分,干预效果得到了提高: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的家庭来说,父母亲职压力可以预测下一年的男孩ODD行为表现,这也启发未来对ODD行为表现儿童的干预中可以加入专门针对父母压力的内容,以改善父母心理健康,提高家庭氛围亲密度,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缓解儿童的ODD行为表现,提高干预效果。
5研究结论
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与第一年相比,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均有显著下降,尤其是男孩的父母亲职压力和ODD行为表现均下降显著,而女孩下降不显著:但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在两年中的相关系数都非常显著,且相关系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为保持了稳定性:(2)无论是第一年还是第二年的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相关都非常显著:(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在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上,男孩的第一年的父母亲职压力能显著预测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但在女孩中没有这种预测;在儿童ODD行为表现对父母亲职压力的影响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一年的儿童ODD行为表现均不能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4)关注父母亲职压力对儿童ODD行为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对男孩ODD行为表现的影响。 (蔺秀云 黎燕斌 张玉麟 何杰 方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