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3)
3.3.2兴趣区个数
兴趣区个数是指被试的眼睛进入目标兴趣区前所进入其他兴趣区的数量,与平均眼跳次数相似。对该指标进行2(启动条件)×4(面孔类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启动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46)=17.72,p<0.001,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的;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44)=6.27,p<0.001,事后检验表明,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为目标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同性和异性陌生人面孔;启动条件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44)=3.43,p<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恋人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自我面孔为目标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异性陌生人面孔,p<0.05:而以恋人面孔为目标时与陌生人面孔类型为目标时兴趣区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恋人概念威胁的启动削弱了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两种条件下目标兴趣区内到达目标前进入兴趣区个数见表1,3.3.3目标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
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即被试在这一面孔上所有注视点的注视时间之和(Devue,2009),通常认为和视觉刺激吸引力有关,刺激的吸引力越大,总注视时间越长。对该指标进行2(启动条件)×4(面孔类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启动条件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46)=3.86,p=0.056,被试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对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少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的时间: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44)=36.61,p<0.001,事后检验发现: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的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同性陌生人和异性陌生人面孔,ps<0.05;启动条件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44)=36.61,p<0.001,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同性陌生人和异性陌生人面孔,ps<0.05;在概念威胁启动下,自我面孔的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其他面孔,ps<0.05,这表明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对恋人面孔的维持注意优势减弱。两种启动条件下的目标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见表1,4讨论
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了自我和恋人面孔的加工优势以及在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后加工优势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概念启动阶段,被试对自我和恋人面孔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陌生人面孔:在搜索任务中,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存在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即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和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次数和个数,而且,被试在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然而,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差异不显著:同样,被试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自我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差异不显著:另外,被试在自我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恋人面孔时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存在注意的优先捕获和维持优势,但概念威胁启动后,使恋人内隐积极联想遭到破坏从而减少了对恋人的关注。
4.1恋人概念威胁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与陌生他人面孔相比,被试在加工自我面孔时反应时短、眼跳次数更少、兴趣区个数更少,同时,被试对自我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陌生他人。这些结果表明,自我面孔存在搜索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即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Devue,2009;杨青,2013),表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是稳定存在的。
然而,当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眼跳次数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恋人概念威胁启动,使得自我面孔捕获注意的优势有所减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这可能与自我扩张有关。Aron和Aron(1986)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扩张理论模型(self-expartsion model,SEM),认为人类有一种寻求自我扩张的动机,即将他人的资源、观念、风俗习惯和身份认同感等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使得他人的这些部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随着自我扩张的完成,自我概念也会得以扩展。这一理论已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Aron,Paris,&Aron,1995;Lewandowski,et a1.,2006;陈怡秀,2010)。将亲密他人纳入到自我概念中之后,个体会认为自己与他人共同拥有资源、观念、知识、技能及认同感等,他人拥有或失去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那么自己也会觉得拥有或失去相同的东西。恋爱关系是一种迅速形成的自我扩展模型,个体会根据关系的好坏,将恋人纳入到自我之中或者排除在自我之外。据此,恋人概念威胁的启动降低了关于恋人的积极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自我概念,因此在自我面孔识别时。自我积极联想的促进作用减少,导致自我面孔搜索速度优势有所减弱。当然,这一推测是否正确?同时,恋人概念威胁会影响自我,那么自我概念威胁是否也会影响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呢?这些都还需要未来实证研究的分析和探讨。
4.2恋人概念威胁对恋人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现,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和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个数,在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即出现了恋人面孔的加工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这与先前的某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杨青,2013),表明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也是稳定存在的。然而,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一方面,被试在搜索到恋人面孔前进入其他兴趣区的个数与陌生人面孔不存在显者差异,也就是说恋人概忿威胁的届动削弱了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即恋人内隐积极联想的破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恋人面孔的搜索速度优势:另一方面,对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与陌生人面孔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恋人概念威胁条件下,恋人内隐积极联想的破坏会显著减少对恋人的关注,削弱恋人面孔的维持注意优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建立恋人的积极概念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出现的重要原因。
总之。根据本实验结果以及之前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了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优势效应,使恋人的积极概念遭到破坏,导致对恋人的关注程度显著降低,甚至也影响到自我概念,这将对亲密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恋人之间应该相互鼓励和支持,多关注对方的优点,相互给一些赞美和表扬,而不是成为彼此的差评师。
5结论
本研究条件得出如下结论:(1)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在目标搜索中存在搜索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2)恋人概念威胁启动会削弱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优势效应。(3)个体对恋人建立积极内隐联想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产生的原因。 (王敬欣 李琳 何立媛 谢芳 常敏)
兴趣区个数是指被试的眼睛进入目标兴趣区前所进入其他兴趣区的数量,与平均眼跳次数相似。对该指标进行2(启动条件)×4(面孔类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启动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46)=17.72,p<0.001,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的;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44)=6.27,p<0.001,事后检验表明,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为目标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同性和异性陌生人面孔;启动条件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44)=3.43,p<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恋人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自我面孔为目标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异性陌生人面孔,p<0.05:而以恋人面孔为目标时与陌生人面孔类型为目标时兴趣区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恋人概念威胁的启动削弱了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两种条件下目标兴趣区内到达目标前进入兴趣区个数见表1,3.3.3目标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
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即被试在这一面孔上所有注视点的注视时间之和(Devue,2009),通常认为和视觉刺激吸引力有关,刺激的吸引力越大,总注视时间越长。对该指标进行2(启动条件)×4(面孔类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启动条件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46)=3.86,p=0.056,被试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对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少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的时间:面孔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3,44)=36.61,p<0.001,事后检验发现: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的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同性陌生人和异性陌生人面孔,ps<0.05;启动条件与面孔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44)=36.61,p<0.001,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同性陌生人和异性陌生人面孔,ps<0.05;在概念威胁启动下,自我面孔的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其他面孔,ps<0.05,这表明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对恋人面孔的维持注意优势减弱。两种启动条件下的目标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见表1,4讨论
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了自我和恋人面孔的加工优势以及在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后加工优势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概念启动阶段,被试对自我和恋人面孔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陌生人面孔:在搜索任务中,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存在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即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和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次数和个数,而且,被试在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然而,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差异不显著:同样,被试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自我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差异不显著:另外,被试在自我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而在搜索恋人面孔时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存在注意的优先捕获和维持优势,但概念威胁启动后,使恋人内隐积极联想遭到破坏从而减少了对恋人的关注。
4.1恋人概念威胁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与陌生他人面孔相比,被试在加工自我面孔时反应时短、眼跳次数更少、兴趣区个数更少,同时,被试对自我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陌生他人。这些结果表明,自我面孔存在搜索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即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Devue,2009;杨青,2013),表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是稳定存在的。
然而,当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后。被试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眼跳次数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恋人概念威胁启动,使得自我面孔捕获注意的优势有所减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这可能与自我扩张有关。Aron和Aron(1986)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扩张理论模型(self-expartsion model,SEM),认为人类有一种寻求自我扩张的动机,即将他人的资源、观念、风俗习惯和身份认同感等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使得他人的这些部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随着自我扩张的完成,自我概念也会得以扩展。这一理论已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Aron,Paris,&Aron,1995;Lewandowski,et a1.,2006;陈怡秀,2010)。将亲密他人纳入到自我概念中之后,个体会认为自己与他人共同拥有资源、观念、知识、技能及认同感等,他人拥有或失去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那么自己也会觉得拥有或失去相同的东西。恋爱关系是一种迅速形成的自我扩展模型,个体会根据关系的好坏,将恋人纳入到自我之中或者排除在自我之外。据此,恋人概念威胁的启动降低了关于恋人的积极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自我概念,因此在自我面孔识别时。自我积极联想的促进作用减少,导致自我面孔搜索速度优势有所减弱。当然,这一推测是否正确?同时,恋人概念威胁会影响自我,那么自我概念威胁是否也会影响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呢?这些都还需要未来实证研究的分析和探讨。
4.2恋人概念威胁对恋人面孔优势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现,在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的平均眼跳次数和兴趣区个数,显著少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的个数,在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陌生人面孔,即出现了恋人面孔的加工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这与先前的某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杨青,2013),表明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也是稳定存在的。然而,在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一方面,被试在搜索到恋人面孔前进入其他兴趣区的个数与陌生人面孔不存在显者差异,也就是说恋人概忿威胁的届动削弱了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即恋人内隐积极联想的破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恋人面孔的搜索速度优势:另一方面,对恋人面孔兴趣区内的总注视时间与陌生人面孔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恋人概念威胁条件下,恋人内隐积极联想的破坏会显著减少对恋人的关注,削弱恋人面孔的维持注意优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建立恋人的积极概念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出现的重要原因。
总之。根据本实验结果以及之前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了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优势效应,使恋人的积极概念遭到破坏,导致对恋人的关注程度显著降低,甚至也影响到自我概念,这将对亲密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恋人之间应该相互鼓励和支持,多关注对方的优点,相互给一些赞美和表扬,而不是成为彼此的差评师。
5结论
本研究条件得出如下结论:(1)自我面孔与恋人面孔在目标搜索中存在搜索速度优势和注意维持优势。(2)恋人概念威胁启动会削弱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的优势效应。(3)个体对恋人建立积极内隐联想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产生的原因。 (王敬欣 李琳 何立媛 谢芳 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