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568361
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反转效应(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2期
     摘要: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的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注意一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关键词前瞻记忆,情绪一致性记忆,反转效应。

    分类号 B842.5

    1问题提出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v)是一种指向未来活动的记忆,是对将来要完成的活动和事件的记忆,如记住周二下午要开会,下班路过银行时取钱。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相对应,前者指“记得将要做某事”,后者指“记得做过了某事”。前瞻记忆包含回溯成分和前瞻成分,前者指记住要执行的活动以及执行活动的时机,后者指记住在适当时机记起去执行某项活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线索的内外部特点,前瞻记忆可以分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

    关于前瞻记忆的理论解释有两种相对立的模型:自动激活模型和注意一搜索模型(Einstein,McDaniel,Manzi,&Metal,2000)。自动激活模型指当线索事件出现时自动激活前瞻记忆。当被试熟悉前瞻任务后,大脑中保存前瞻记忆的执行意向,建立“线索一行为”的联结,该联结处于一定的激活状态,当线索事件未出现时,联结在意识水平之下,前瞻记忆的执行意向从工作记忆中消失:当线索事件出现时,“线索一行为”被自动激活而完成前瞻任务。因此,前瞻记忆是自动加工过程,不占或很少占用认知资源。自动激活模型得到一些实验研究的支持(Guyml,MeDaniel,&Einstein,2001;郭纬,贺丽,2005)。而注意一搜索模型把前瞻记忆分为注意和搜索两个环节,注意环节以自动加工为主,搜索环节则更多地依赖控制加工。当线索事件出现时会引起被试的熟悉感、知晓感,于是线索事件被识别,该环节不占用或很少占用认知资源,线索事件识别以后,搜索大脑中存储的记忆信息,判断该线索事件是否有意义,从而完成前瞻任务的执行意向,搜索环节需要占用或消耗认知资源。注意一搜索模型也得到一些研究的证实(Ein-stein,et a1.,2005;Kliegel&Jager,2007)。总之,两个理论模型均被实验证实,两者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前瞻记忆是自动加工,不占用认知资源。后者认为前瞻记忆包含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要占有一定的认知资源;两者共同点均承认前瞻记忆存在对线索事件最初的自动激活的加工。

    情绪一致性效应指情绪有选择地影响个体的学习、记忆等认知过程,并最终使认知结果向与情绪相一致的方向倾斜(Eich&Forgas,2003)。近年来,情绪一致性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情绪启动和情绪一致性记忆,前者是情绪自动唤醒或情绪无意识激活的表现形式,常常发生在自动加工过程,后者是情绪促进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常常发生在控制加工过程。情绪启动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目标刺激更为敏感,有些研究结果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通常称情绪启动)(Adri-aan,Dirk,Jan,&Paul,2007),有些研究结果出现情绪一致性反转效应(通常称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Chan,Ybarra,&Schwarz,2006)。另外,情绪一致性记忆指个体对与其情绪状态效价相一致的信息比不一致的信息记忆成绩更好。关于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研究很多,多数研究结果出现情绪一致性记忆现象。如李芳等(2011)唤醒被试高兴和悲伤情绪,操纵被试编码时三种加工策略探讨长时记忆的情绪一致性,在三种加工策略下均发现情绪一致性记忆。龚琳峦等(2014)诱发抑郁与非临床抑郁状态探讨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发现在非临床抑郁个体和诱发抑郁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中均存在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Miranda等(2005)在情绪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中,结果发现童年时期的悲伤事件出现显著的情绪一致性效应。以上研究均涉及情绪一致性记忆的长时记忆、内隐与外显记忆、自传体记忆等回溯记忆。然而,关于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的研究结果很复杂。Jan等人(2012)用情绪电影片段唤醒被试高兴、悲伤和中性情绪,分组让被试完成双任务,当前任务是词汇判断,前瞻任务是对特定动词(分正性、负性、中性)的识别,实验结果未出现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Mareike等(2011)以抑郁症者和健康者为被试考察抑郁者的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被试从事当前任务是词汇分类,前瞻任务是对特定情绪词的识别,结果发现健康组对正性词前瞻记忆成绩显著高于抑郁组,而抑郁组和健康组在对负性词和中性词的前瞻记忆均无显著差异。李燕(2012)用情绪词或情绪视频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探讨了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两个实验所得结果也不尽一致。

    既然前瞻记忆加工机制存在对线索事件自动激活的加工,那么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应该与情绪启动有关系,或者说在情绪背景下,对情绪线索事件的自动激活类似于情绪启动。那么,在高兴、悲伤等情绪背景下的前瞻记忆是否也会出现情绪启动或情绪一致性效应?

    本研究利用情绪电影片段唤醒被试高兴或悲伤的情绪,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的前瞻任务和当前任务的记忆成绩,一方面探讨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另一方面验证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如果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高,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高,在自然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和负性词的成绩无差异,则表明出现了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如果前瞻记忆成绩与当前任务成绩无关或互不影响,实验结果支持自动激活模型,反之则支持注意一搜索模型。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普通高校大学生180名,男74名,女106名,被试年龄在19-24岁,平均年龄21.63岁:男女学生平均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背景组;每个情绪背景组60人又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完成与正性词、负性词和中性词有关的前瞻记忆任务,具体称正性词组、负性词组和中性词组,每组20人。9组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结束后给予小礼品。 (李芳 张海燕 田锐 丁亮)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