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561445
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2期
     4讨论

    本研究对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显示出五名汉语儿童在18个月(75周)左右都经历了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呈现出词汇飞跃现象,这一结果验证了前人的研究(Bates,Bretherton,&Snyder,1988;Bloom,1973;Caselli,Casadio,&Bates,200 1;Dromi,1996;Fenson,et a1.,1994;Goldfield&Reznik,1990;MeShane,1980),支持了词汇飞跃这一跨语言现象的存在。此外,本研究通过记录和分析儿童对“什么”问句的理解以及自发式命名的发展情况,发现18个月左右为儿童语言能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证明了命名洞察力的现实性。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跨越式的突破,研究结果支持非连续性假设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阐释。

    对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深化了人们对词汇飞跃本质的理解。本研究证实了词汇飞跃标志着儿童语言能力的快速增强,具体体现为自发命名能力、完全模仿能力以及恰当回答成人提问能力的提高。本研究显示,命名洞察力是促使词汇飞跃的一项关键机制,一旦获得了命名洞察力,儿童就有能力去命名一个物体,并且开始迅速地习得语言。词汇飞跃不仅仅标志着儿童早期词汇发展的量变,而且意味着命名洞察力的掌握这一质变。即儿童发现了以命名洞察力为标志的词语与指称之间的符号关系。一旦儿童获得这种洞察力,他们便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学习词汇。本研究探讨了词汇飞跃与命名洞察力两者的关系,发现词汇快速增长的时间和命名洞察力出现时间具有同步性。由于词汇飞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外在现象,而命名洞察力是一种内在能力,外在现象通常是内在能力的某种表现,内在机制对语言习得起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认为是命名洞察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词汇飞跃的出现,就本研究中的受试儿童而言,正是由于受试儿童在18个月(75周)左右获得了命名洞察力,从而促使他们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早期词汇的一个快速增长过程。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建构了下面的模型来诠释在早期词汇与语义发展中词汇飞跃的本质f图2),将早期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命名洞察力是促使儿童建立词汇与所指物之间指称关系的最初动力,命名洞察力的获得引发了词汇飞跃的产生,而词汇飞跃标志着儿童创建符号系统的开端。在词汇飞跃出现时期,儿童最终洞悉了指称关系的本质,即一个单词与其所指物的关系相当于一个词语与另一个词语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该词语与其对应所指物的关系(Deacon,1997),因而促使语法结构或句法的出现。一旦儿童洞察到语言的符号关系,即进入了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词汇飞跃标志着儿童符号系统发展中的一个质变,在词汇飞跃时期自然而然呈现出一系列语言发展的巨大变化,例如物体名词数量的激增、过度延伸词的消失以及下位层次词汇的出现,以及一系列尚未被发现但仍有可能是在词汇飞跃发生时出现的特征。词汇飞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词语一指称关系的建立,词汇量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儿童处理语法关系的能力,最终促进了儿童早期语法的出现。

    本研究对命名洞察力的考察主要参照儿童对“什么”问句的言语反应和自发命名,今后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索命名洞察力的其他表征形式。此外,本研究没有考虑一些难以控制变量,如学习动机、性格特征、语言环境、遗传等等,故文中也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受试间的诸多个体差异,今后的研究还需对此做进一步完善。

    5结论

    本研究佐证了命名洞察力的现实性,研究结果表明词汇飞跃与命名洞察力的出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儿童词汇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命名洞察力的获得促进了词汇的快速增长,这标志着儿童建立起词汇与指称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在词汇飞跃后迅速建立起词语间的符号关系,最终促进其语法的发展。 (曾涛 鹿青 刘荣凤 周洁)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