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刺激相似性对幼儿未来事件认知的影响(2)
向幼儿讲述每个故事情境时,主试均需提出三类问题:控制问题、测试问题和朋友反应问题。其中,控制问题用以确保被试理解故事情境,测试问题用以考察幼儿基于过去消极经验理解未来事件的能力,朋友反应问题用以考察幼儿是否将主人公的过去经验转移到未经历相同经验的朋友身上。幼儿对问题进行回答后。主试重复幼儿的答案,并鼓励其提供额外的信息。当幼儿没有进一步解释后,主试呈现下一个故事材料。访谈均被录音,并转换成文字,实验时间为10分钟。
下面以情绪结尾人刺激的“马尾辫女孩”故事举例(图1),故事情境为:“一天,雷雷一个人在玩滑梯,他玩的很开心。突然。来了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把雷雷从滑梯上拽了下来。雷雷觉得很伤心。过了几天,雷雷跟好朋友小明一起在玩滑梯,他们玩的特别高兴。突然,雷雷看到了那天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在过去消极经验结尾提出控制问题:“雷雷为什么觉得伤心?”在重遇刺激后提出测试问题:“雷雷是感到担心呢?还是不担心呢?为什么?”随后提出朋友反应问题:“小明也看到了扎马尾辫的女孩,他会不会担心呢?为什么?”
为了确定被试是否将主人公的经历转移到朋友身上,在朋友反应问题处增加一个提示,若被试判断朋友担心并用过去消极事件进行解释,则提问被试:“这个女孩之前拽过小明吗?”若被试回答“拽过”,则将过去事件的图卡再次呈现,并重新提问朋友反应问题:若被试回答“没拽过”,则重复被试之前的判断及解释,确定被试的答案。
2.1.3 计分与编码
首先,对被试的反应判断进行编码:(1)被试对测试问题的判断,(2)被试对朋友反应问题的判断。被试判断主人公会担心(情绪结尾)或产生回避行为(行为结尾)计1分。不担心或无回避行为计0分:朋友反应问题的编码同上。
其次,为了对测试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借鉴Lagattuta以及刘文等的评判标准对测试问题的解释(即PTF)进行编码,编码标准为:(1)说出主人公的情绪和行为来自对未来事件的预期。(2)提到主人公对未来事件的主观判断,(3)解释出过去一未来间的联系。依据以上标准,被试解释出一项记1分,对回答的完整性进行0~3分的编码。一个完整回答的例子为:“雷雷担心是因为这个女孩之前拽过他(过去一未来联系),所以他认为(主观判断)女孩还会来拽他(预期)。”编码由两名心理学硕士完成,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0.841。
2.1.4 结果与讨论
(1)对测试问题的判断及解释
被试对测试问题的回答包括两部分:情绪或行为判断,以及相应的解释。首先对情绪或行为判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的故事情境中,被试判断主人公会产生担心情绪或做出回避行为的百分率达到95%。
其次,对被试的解释进行分析发现,有55.3%的被试在4个故事中都提供完整的解释。由表1可知,被试提供完整PTF的百分率为75.8%,进一步的卡方检验表明,两种反应类型下的百分率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28,p>0.05),两种刺激类型(人、物)下的百分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10,p>0.05),不存在性别差异(x2(1)=0.89,p>0.05)。
为了对儿童基于过去消极经验理解未来事件的能力有更加具体的了解,进一步对每个被试测试问题解释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总体来说,被试对测试问题回答的平均分为2.63,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均不显著(p>0.05),男生成绩略好于女生。具体来说,行为结尾条件下性别差异存在边缘显著,t(28)=1.08,p=0.058,Cohen's d=0.38;人刺激条件下性别差异也存在边缘显著,t(28)=0.98,p=0.059,Cohen’s d=0.36,男生成绩好于女生。
(2)消极刺激相似性对情绪判断的影响
将实验二与实验一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以探讨消极刺激的相似性如何影响儿童的情绪判断。将实验一中情绪结尾的情绪判断数据提取出来,作为消极刺激相同的数据,之后与实验二中两种相似性的情绪判断平均分进行比较。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消极刺激相似性主效应显著,F(2,174)=61.25,p<0.001,η2=0.41,消极刺激表面相似(M=0.28)与相同(M=0.93)间差异显著。p<0.001,当主人公偶遇表面特质相似的消极刺激时,更多的被试预测主人公不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刺激本质相似(M=0.86)与相同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消极刺激相同和本质相似情境下,被试更多的表现出担心情绪。性别主效应存在边缘显著,F(1,174)=3.76,p=0.05,η2=0,02,女生(M=0.74)的平均分普遍高于男生(M=0.64)。消极刺激相似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3.08,p<0.05,η2=0.03。
3 总讨论
3.1 相同消极刺激对儿童未来事件认知的影响
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的能力,此时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2001)。到了6岁左右,儿童经过了心理理论获得阶段,已经对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仅能将个体的当前反应与对另一时间范围内事件的思考相联系,还能通过联系过去、未来的两个事件来对个体的反应进行解释(Lagattuta,2007)。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在偶遇相同消极刺激时,被试判断主人公会产生担心情绪或做出回避行为的百分率达到95%,并且有96.7%的5~6岁儿童能至少一次解释出主人公的行为或情绪是由过去消极事件引起的,如“他担心是因为怕女孩又来拽他,就像上次那样”。这些结果表明,5~6岁幼儿已具有较为成熟的心理推理能力,能连贯的整合个体的过去经验、当前情境以及未来预期来理解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李艺伟 肖凤秋 陈英和)
下面以情绪结尾人刺激的“马尾辫女孩”故事举例(图1),故事情境为:“一天,雷雷一个人在玩滑梯,他玩的很开心。突然。来了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把雷雷从滑梯上拽了下来。雷雷觉得很伤心。过了几天,雷雷跟好朋友小明一起在玩滑梯,他们玩的特别高兴。突然,雷雷看到了那天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在过去消极经验结尾提出控制问题:“雷雷为什么觉得伤心?”在重遇刺激后提出测试问题:“雷雷是感到担心呢?还是不担心呢?为什么?”随后提出朋友反应问题:“小明也看到了扎马尾辫的女孩,他会不会担心呢?为什么?”
为了确定被试是否将主人公的经历转移到朋友身上,在朋友反应问题处增加一个提示,若被试判断朋友担心并用过去消极事件进行解释,则提问被试:“这个女孩之前拽过小明吗?”若被试回答“拽过”,则将过去事件的图卡再次呈现,并重新提问朋友反应问题:若被试回答“没拽过”,则重复被试之前的判断及解释,确定被试的答案。
2.1.3 计分与编码
首先,对被试的反应判断进行编码:(1)被试对测试问题的判断,(2)被试对朋友反应问题的判断。被试判断主人公会担心(情绪结尾)或产生回避行为(行为结尾)计1分。不担心或无回避行为计0分:朋友反应问题的编码同上。
其次,为了对测试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借鉴Lagattuta以及刘文等的评判标准对测试问题的解释(即PTF)进行编码,编码标准为:(1)说出主人公的情绪和行为来自对未来事件的预期。(2)提到主人公对未来事件的主观判断,(3)解释出过去一未来间的联系。依据以上标准,被试解释出一项记1分,对回答的完整性进行0~3分的编码。一个完整回答的例子为:“雷雷担心是因为这个女孩之前拽过他(过去一未来联系),所以他认为(主观判断)女孩还会来拽他(预期)。”编码由两名心理学硕士完成,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0.841。
2.1.4 结果与讨论
(1)对测试问题的判断及解释
被试对测试问题的回答包括两部分:情绪或行为判断,以及相应的解释。首先对情绪或行为判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的故事情境中,被试判断主人公会产生担心情绪或做出回避行为的百分率达到95%。
其次,对被试的解释进行分析发现,有55.3%的被试在4个故事中都提供完整的解释。由表1可知,被试提供完整PTF的百分率为75.8%,进一步的卡方检验表明,两种反应类型下的百分率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28,p>0.05),两种刺激类型(人、物)下的百分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10,p>0.05),不存在性别差异(x2(1)=0.89,p>0.05)。
为了对儿童基于过去消极经验理解未来事件的能力有更加具体的了解,进一步对每个被试测试问题解释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总体来说,被试对测试问题回答的平均分为2.63,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均不显著(p>0.05),男生成绩略好于女生。具体来说,行为结尾条件下性别差异存在边缘显著,t(28)=1.08,p=0.058,Cohen's d=0.38;人刺激条件下性别差异也存在边缘显著,t(28)=0.98,p=0.059,Cohen’s d=0.36,男生成绩好于女生。
(2)消极刺激相似性对情绪判断的影响
将实验二与实验一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以探讨消极刺激的相似性如何影响儿童的情绪判断。将实验一中情绪结尾的情绪判断数据提取出来,作为消极刺激相同的数据,之后与实验二中两种相似性的情绪判断平均分进行比较。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消极刺激相似性主效应显著,F(2,174)=61.25,p<0.001,η2=0.41,消极刺激表面相似(M=0.28)与相同(M=0.93)间差异显著。p<0.001,当主人公偶遇表面特质相似的消极刺激时,更多的被试预测主人公不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刺激本质相似(M=0.86)与相同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消极刺激相同和本质相似情境下,被试更多的表现出担心情绪。性别主效应存在边缘显著,F(1,174)=3.76,p=0.05,η2=0,02,女生(M=0.74)的平均分普遍高于男生(M=0.64)。消极刺激相似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3.08,p<0.05,η2=0.03。
3 总讨论
3.1 相同消极刺激对儿童未来事件认知的影响
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的能力,此时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2001)。到了6岁左右,儿童经过了心理理论获得阶段,已经对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仅能将个体的当前反应与对另一时间范围内事件的思考相联系,还能通过联系过去、未来的两个事件来对个体的反应进行解释(Lagattuta,2007)。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在偶遇相同消极刺激时,被试判断主人公会产生担心情绪或做出回避行为的百分率达到95%,并且有96.7%的5~6岁儿童能至少一次解释出主人公的行为或情绪是由过去消极事件引起的,如“他担心是因为怕女孩又来拽他,就像上次那样”。这些结果表明,5~6岁幼儿已具有较为成熟的心理推理能力,能连贯的整合个体的过去经验、当前情境以及未来预期来理解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李艺伟 肖凤秋 陈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