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567405
大学生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感恩品质的中介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3期
     摘要 采用志愿功能动机问卷、感恩品质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调查260名大学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感恩品质在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志愿功能动机、价值观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增强、自我表达、感恩品质、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志愿行为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志愿功能动机、感恩品质可正向预测志愿行为:(3)感恩品质部分中介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志愿功能动机既直接导致志愿行为,也通过感恩品质间接影响志愿行为。

    关键词 志愿功能动机,感恩品质,志愿行为,大学生,中介作用。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分参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社会文化背景、自身条件(如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条件)而自愿、不求任何报酬地贡献自己的财物、才能、时间、知识等帮助他人的社会行为(王松涛,2014)。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多种目标,如发现并解决当下中国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社区养老问题:可以为老、弱、病、功能不全者等弱势群体代言:可以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完善或补充社会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促进家庭、社区、城市/乡村、国家以及全球的团结等等(钟一彪,2014)。志愿行为具有非常崇高的社会意义,既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认可,也是亲社会行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研究者一方面关心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动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测量,另一方面关心志愿服务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如人格特质、组织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志愿行为?志愿行为有何结果?志愿者自身、受助者、社会氛围等会因志愿行为而产生变化吗?如何变化?志愿动机和志愿行为又是其中的两个研究热点。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经个体的行为指向、强度、持续时间等反映(Rebeeea,Der-rick,Golnaz,Eric,&Wendy,2004;高金金。訾非,宗春山,何明华,2009;陶倩,2010)。志愿动机是个体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志愿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志愿行为是志愿动机的外在表现(Katherine & Martha,2012:吕晓俊,2012:Zden-ka,Aleksandra,Veljko,&Miklos,2012)。动机不同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的种类、涉入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有差异(王振宏,刘亚,蒋长好,2013;张志学,姚晶晶,黄鸣鹏,2013;侯志军。姚佳,王正元,2014)。对于志愿动机的研究,目前得到学者公认的是Clary等(1998)的六维度功能动机说,包括学习理解功能动机(UnderstandingFunction Motivation,参与志愿活动旨在获得新知并锻炼技能)、增强自我功能动机(EnhancementFunction Motivation,旨在寻求体验自我价值感、增强自尊等心理成长与发展)、自我保护功能动机(Protective Function Motivation。通过参与志愿工作缓解消极情绪)、价值观表达功能动机(ValuesFunction Motivation,旨在表达或实践人道主义、利他精神等个人价值观)、社会交往功能动机(SocialFunction Motivation。旨在加强社会联系)和职业生涯功能动机(Career Function Motivation。旨在获得职业相关经验)。Clary(1998)等编制的志愿功能动机问卷(Volunteer Functions Motivation Inven-tory,VFMI)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认同,香港中文大学Ben等翻译的汉语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

    国内外学者关于志愿行为(Volunteering)的概念界定基本一致。Wilson和Musick(2003)认为,志愿行为是慷慨地为组织、团体或他人的利益而耗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活动。Snvder和Omoto(2008)认为,志愿行为是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下,个人自愿不计报酬地对那些需要帮助者实施的长期、无偿的助人行为:志愿行为具有组织性、计划性、长期性、非营利性、自愿性、互动利他性六大特征。为了预测志愿行为,Carlo等(Carlo。Okun,Knight,& de Guzman,2005)设计了志愿行为问卷。该问卷中文版也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王天娇,2013)。

    志愿动机与志愿行为的关系如何?相关理论模型主要有Snyder等(2008)构建的过程模型(Vol-unteer Process Theory)、Carlo等(2005)的特质理论模型和Penner(2002,2005)的整合模型。过程模型按照志愿行为发生前、中、后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社会、组织、人际、个体四个角度分别分析。这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研究者关心的是。志愿行为发生前阶段中动机、人格、背景环境等主要预测变量的作用:中阶段志愿行为如何持续,以及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在志愿者个体心理与行为上的表现:后阶段志愿行为对个体的影响,包括其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等。特质理论考察“大五人格特质”、“移情特质”、“依恋特质”等与志愿行为的关系。“大五人格特质”的“宜人性”直接影响志愿行为,“外倾性”部分中介亲社会动机与志愿行为(Carlo,et al.,2005):“外倾性”和“宜人性”与亲社会动机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可以预测志愿行为(Snvder,Omoto,& Lindsay,2009)。Erez等(Erez,Mario,Ijzen-doorn,& Kroonenberg,2008)发现,“高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志愿行为发生概率小于“安全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个体。整合模型将志愿行为划分为发生前、发生中及持续三个过程。志愿行为始于“决定成为志愿者”,这时受情境(如重要的或重大的社会事件)、社会压力(如别人怎么看)、组织业务、组织属性、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特别是人格特质。整合模型认为亲社会的人格特质不仅影响志愿行为的发起,也影响志愿行为的持续。该模型只是整合理论,缺乏实证支持。 (杨秀木 高恒 齐玉龙 申正付 韩布新 周静)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