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562467
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3期
     社会认同是该理论最基本的概念,Tai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一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的知识,还有与该成员身份相关的价值和情感意义”。因此,社会认同或多或少基于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之间的有利比较,以期待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随着不同群体的表现和地位发生变化,社会比较便会不断发生,社会认同也变得可流通。Taifel和Turner(1979)认为如果自身群体的劣势不能被否认,成员可能离开这个群体,并加入一个较高地位的群体。这种策略是基于社会流动的信念结构,认为社会地位是可变的,自身可以通过努力加入高地位群体。低地位群体对高地位群体的偏爱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通过社会流动达到更高的社会认同和自尊。

    内群体在有优势的维度上与外群体进行比较时,会获得一个积极区分。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群体成员通过在群体比较中有目的地偏爱内群体、偏见外群体,来保持积极区分,并在与相关的外群体进行比较时保持内群体在价值和地位方面的优势(Brewer,2007)。群际间的行为被形容为“积极认同的竞争过程”,群体们和他们的成员会寻求不同的策略来保护或增强他们的积极区分和社会认同(Michael & Kipling,2000),这些策略使个体更偏爱自己所属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更优秀,这也就产生了群际冲突和偏见。

    3.2 自尊假设

    在Taifel早期的研究中指出,积极社会认同的潜在动机是维护自我形象的完整性,后来,他假定主要的驱动力是达到自我增强(Taifel,1972)。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自尊才是产生群体间的行为的潜在动机。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积极区分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而积极的社会认同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获得更高水平的自尊是激发群际行为的原因。如果群体成员身份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社会比较应该导致积极的社会区分并增强自尊,更进一步说,个体的内群体偏爱行为是为了提高自尊水平。

    艾布拉姆斯和霍格(1988)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自尊假设的两个推论:第一,成功的群体间区分导致自尊的增加(自尊为因变量),即内群体与外群体比较时,得到的群际区分越积极,就会获得越高水平的自尊:第二,低水平的或受到威胁的自尊增加了群体问的歧视行为(自尊为自变量),也就是说群体获得的自尊水平越低,就会对其他群体产生更多的歧视偏见行为。

    3.3 共识性歧视

    在一定条件下,群体成员的行为一般会符合他们当时所处的地位等级。换句话说,高地位群体的成员会显示出内群体偏爱,而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将显示出外群体偏爱。我们称这种对彼此的地位等级达成共识的群体间歧视为共识性歧视。

    共识性歧视可以很好的解释外群体偏爱,它是指内外群体对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地位等都有正确的感知。低地位群体的成员接受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劣势,对于优势群体的自身群体的缺陷和不足并不是抵制,而是达到了某种共识,承认自身的劣势。低地位群体也能理智的看到优势群体的长处,因此,低地位群体就会对优势群体表现出一种偏好,也就是外群体偏爱。

    共识性歧视最容易在群体间地位稳定和合理时发生,因为这些情况表明群体间对于彼此地位的看法有较高的一致性。高地位和低地位群体对彼此的地位看法越一致,就越能产生共识。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共识性歧视应该与社会竞争成负相关,由于社会竞争在群体间地位不稳定、不合理时最可能发生,所以当群际地位等级变得更加稳定与合理时。社会竞争将会减少,而此时共识性歧视将会增加,因此社会竞争与共识性歧视呈负相关。又因为共识性歧视导致外群体偏爱,也就是共识性歧视增加,外群体偏爱也会增加,所以社会竞争与外群体偏爱也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应该注意的是,通过内外群体的角度来描述共识性歧视是不恰当的,因为自我分类和内群体认同对于共识性歧视的产生并不产生影响。更恰当的说法是,无论高地位和低地位群体成员都更倾向于偏爱高地位群体,而不是低地位群体。这个描述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强调了不同地位群体对于群体间地位关系的本质是存在共识的。

    4 内外群体偏爱研究的应用

    内外群体偏爱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发现,在很多方面也有应用的空间。对于群际偏爱现象的研究综述和理论解释,一方面可以对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过程、研究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让群体偏爱的研究更具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使研究者从理论解释的角度,了解群际偏爱的产生条件、表现形式、目的动机等,能够更客观的清楚群际偏爱的内部机制,以便灵活地应用到需要的方面。

    在群体中,成员具有内群体偏爱可以增强群体归属感,促使个体寻求内群体积极的一面以提升自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对内群体分配更多资源,给与群体成员更积极的评价,以及贬损外群体,甚至有时明显达到不真实不客观的偏见程度。对内群体偏爱的研究让我们对以上情况可以进行有效解释,并且在教育、企业中还可以运用这种偏爱现象。在教育教学中,每个班级或者每个学习小组就可以看做一个小群体,学生对自身群体有一定的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以团队良性竞争的形式,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任务中去,为自身群体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企业中也同样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绩效,但注意把握内群体偏爱的程度,不要让内群体偏爱伴随太多的外群体贬损,把竞争由良性转变成恶性,这不利于企业整体绩效水平和员工和谐发展。

    外群体偏爱一般是指低地位群体对高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爱,对社会优势群体的认同可以使个体维护社会规律,遵守社会规范。由于社会群体就有一定的流动性,低地位群体对高地位群体的偏爱和追求,是激励低地位群体向上发展的一种动力,促使他们改变的自己不足之处,把劣势变为优势,以期有朝一日可以成为高地位群体的一员。

    在企业团队中,对于领导的多获取行为,员工的外群体偏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使员工能够自愿地接受和认同,并产生资源获取的自我节制行为,降低自己的所得以成全团队的利益,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还可以通过外群体偏爱缓解不同地位群体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有关种族差异、区域差异和财富分化等问题,外群体偏爱可以防止矛盾激化,并通过其他无关因素的相对优势比较获得自尊和满足,缓解冲突,也更不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5 未来研究展望

    首先,国外最新研究发现优势群体在某种压力存在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外群体偏爱,也就是对低地位群体的偏爱,这种现象更加让人出乎意料(严义娟,2008)。Norton(2004)等人发现白人大学生并不依据相关课程的参考标准,在白人学生和黑人学生之间都选择黑人更有资格入学。这种看似令人费解的结果,跟美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因为在美国种族歧视是明文规定不被允许的,白人在这种压力下表现出外群体偏爱行为,但是通过内隐测验的方式得出,歧视的现象并没有降低,所以白人表现的外群体偏爱并未内化,也就是白人对于种族偏见存在内隐和外显两种对立的态度。在我国,各民族平等,并不存在种族问题,那么是不是我国就没有优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行为呢?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探索,提出本土化的研究结果。

    其次,解释内外群体偏爱的理论除了社会认同理论,还包括系统公平理论,社会优势理论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一些现象,特别是对外群体偏爱。社会认同理论从情境因素的角度出发,预测了外群体偏爱会在哪种情况下出现:系统公平理论认为,低地位群体成员也存在系统公正动机,这会使他们更多地维护现存社会系统,做出不利于自身群体利益的行为:社会优势理论主要对社会优势取向进行研究,低地位群体成员对于现状是接受还是反抗,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社会优势取向。对于外群体偏好的解释,三个理论各有侧重,但是它们之间并不相互矛盾。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各理论进行整合,利用每个理论的优势去解释他们最适合解释的现象,几个理论结合起来对内外群体偏爱达到最完整最全面的解释,这应是值得考虑的研究方向。 (陈世平 崔鑫)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