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760285
初中生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自尊的中介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1期
     同时,乐观归因风格及其积极事件归因维度与自尊呈显著性正相关.而消极事件归因维度则与自尊呈显著性负相关,,这表示个体越是乐观向上,凡事都向好的方面想时,其自尊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类似(Segerstrom,2007; Chang,Sanna,&Yang,2003;陈舜蓬,陈美芬,2010;宋斐,2005;李媛,1997)。究其原因,是因为乐观的归因风格能够使个体更多地关注事物的积极面,乐观地面对现实,能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个体的自尊及其心理能量,上述两个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支持和说明了积极事件归因和消极事件归因会给个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应成为归因风格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

    其次,本研究发现,自尊与抗挫折能力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这表明,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对个体的评价越积极.其抵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这与Fredrickson的情绪拓展一构建理论所提出的“积极体验不仅能增进个体幸福,也能促进个体能力发展,有利于个体的适应”的观点相一致。这也进一步支持了已有研究结果( Trumpeter,Watson,Leary,&Weathington,2008;张丽华等,2014;高志奎.2011;王军妮.2014)即高自尊者具有高抗挫折能力,相反,低自尊者具有低抗挫折能力。那么,为什么低自尊者其抗挫折能力也低呢?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解释.例如,Trumpeter等人(2008)认为,低自尊者由于与社会联系较少、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掌握比较滞后以及移情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低,因此,其抵抗挫折的能力也低。与Trumpeter等人不同,张焰和黄希庭(1999)则更加强调心理因素对个体自尊的影响,低自尊者普遍的心理特点是格外敏感,更容易受到周围情景和自我暗示的影响而显得稳定性较差,因而他们常常不自信,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付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对初中生群体来说,究竟是外在经历的影响大还是内在心理因素影响大.将来可进一步研究。

    最后,研究结果与我们的中介模型的假设有一致的也有不—致的。乐观归因风格、自尊和抗挫折能力之间均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是否正如Kesting,Bre-denpohl, Klenke, Westermann和Lincoln (2013)所说,许多因素对挫折承受力的影响都是通过对自尊的影响而实现的?本研究发现,自尊在初中生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在积极与消极事件归因上具有不同的中介模式。具体而言,自尊在消极事件归因与抗挫折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积极事件归因与抗挫折能力之间则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进一步为已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Kesting et a1.,2013;宋慧鹏等,2013;张慧杰,2011),例如,张慧杰(2011)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越是积极乐观,如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整体的、可控的原因,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整体的、可控的原因,他们的自尊会越高,习得性无助感就会越低。

    而自尊之所以会在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这是因为乐观归因风格的人将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因素,而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界因素,有利于维持较高水平的自尊,为抗挫折能力提供强大的内在保护因子。当乐观主义者把成功看成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暂时运气好,并且坚信自己在其它方面其它时候也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时,就会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和积极情绪体验,这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失败,即使身处逆境,仍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对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主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相反,当悲观主义者认为成功只是一时运气好或别的外在原因所致,与自身关系不大时,这种归因并不能提高自尊水平,对抵抗挫折也无多大帮助。而当悲观主义者认为失败是自己愚笨、能力太差所致,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还会扩散到其他方面,而自己力量弱小无法改变时,则会降低自尊水平,产生自卑情绪.对自我持消极否定态度,面对挫折时也没有战胜的信心和勇气;相反的,乐观主义者即使失败了也会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并不会因此而否定自我,丧失信心。

    5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乐观归因风格与自尊、抗挫折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同性质事件的归因对其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积极事件归因直接影响其抗挫折能力,也通过自尊产生间接的影响。消极事件归因只能通过自尊间接地影响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自尊在初中生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刘志军 刘旭 李维)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