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93522
基于自我决定视角的动机结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2期
     摘要: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時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白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内隐动机,外显动机,动机不一致性,自我决定,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

    1.引言

    外显心理结构和内隐心理结构的关系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的焦点问题。Greenwald和Banaji(1995)认为社会行为是个体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动机领域(包括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McClellalld等人(1989)也将人类动机分成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两种动机结构。内隐动机基于情感偏好,即把某种诱因刺激的满足体验为奖赏和愉悦的能力。它并非有意唤起,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有关,并预测了长期的自发性行为倾向。内隐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无意识的,通常采用投射测验或内隐联想测验等来间接测量。相反,外显动机是个体对行为的有意识归因,与个体能够意识到的目标、期望和兴趣有关。它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能通过自我报告来直接测量。外显动机受社会要求和规范的影响,预测了个体短期的、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及行为选择。

    过去的研究证实了存在双重动机结构的观点。大量研究发现。间接测量的内隐动机与自我报告测量的外显动机之间没有显著相关。Spanglex(1992)通过元分析发现。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之间存在很少的重叠,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动机系统。双重动机系统的假设受到许多理论的支持,例如Epstein(1998)的认知-经验性自我理论区分了理性系统和经验系统。Metcalfe和Mischel(1999)区分了热的情绪系统和冷的认知系统。

    内隐和外显动机系统的存在使得动机结构表现出个体差异性。部分个体外显动机高(低)的同时内隐动机也高(低),部分个体外显动机高(低)而内隐动机却较低(高)。前者称为一致性动机结构,后者称为不一致性动机结构。动机结构的一致性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相对于一致性动机结构个体,动机不一致性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症状和更低的幸福感。例如,Schultheiss等人(2008)发现,与一致性动机结构个体相比,不一致性动机结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和更低的幸福感体验。Baumann等人(2005)认为不一致性动机结构作为一种“隐藏的压力源”,引发了个体更高水平的负性情绪。此外,跨文化研究也发现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的不一致性与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关(Hofer&Busch,2013;Hofer et al,2010)。表明不一致性动机结构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可能具有文化普遍性。

    探讨动机结构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找到一些易于调控的中介或调节变量。为进一步制定改善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是目前相关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的内容。许多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如Kehr等人(2004)从意志损耗的角度,Langens(2007)从活动抑制的角度,以及Langan-Fox等人(2010)从依赖性和控制点的角度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但对于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动机结构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研究者认为有必要继续探讨不一致性动机结构的影响结果及其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Deci和Ryan(1987)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刘海燕,闫荣双,郭得俊,2003)。自我是个体有机整合的巾心(Deci&Rvan,1991)。它积极寻求内部力量(如冲动或驱力)和外部规则(如社会规范)的整合。高自我决定者能更好地将社会认可的规则、价值观等转化为自己认可的规则或价值观,并将它整合到自我之中,从而满足了自我的需要。研究表明,高自我决定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自主性动机,具有更高的幸福感水平(Vansteenkiste,Zhou,Lens,&Soenens,2005)。

    虽然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整合的倾向。但这种倾向的发生并非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通过各种社会和心理冈素的支持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社会和心理因素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个体的自我整合及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内隐动机基于个体从事某行为的意愿和自由选择(如兴趣、个人信念等),而外显动机是个体出于外部和社会压力(如社会规范、他人的要求等)而从事某行为。内隐和外显动机的不一致意味着个体自我整合的不足。即个体不能将冲动和社会压力与自我进行有效整合。这些驱力并非与自我需要和兴趣是一致的。因此,内隐和外显动机两者在动机功能上的差异可能影响着个体自我整合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而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影响。

    既然不同动机结构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自我整合(自我决定)水平。而自我决定水平的差异义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从自我决定这一角度来解释动机结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基于此,研究以成就动机为例,以内隐和外显动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自我决定的角度探讨了不一致性动机结构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某高校30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有9人在IAT测验中错误率大于20%,其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最后获有效被试294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54人,被试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72岁。 (王建峰 皇甫桦彦)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