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76824
语言转换影响双语认知优势的发展进程(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3期
     另外,根据Rodrizuez-Fomells提出的理论构想,双语转换问卷的各个维度与语言背景信息存在一定的关系。借鉴原问卷的效度检验方法,本研究考察了BSWO各维度得分与熟练度、语言接触比例、第二语言开始学习年龄、语言使用情况等六项语言学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见表1)。其中,语言使用情况的得分越高,说明个体使用英语的比例越高。

    正如表1所示,LIS与第二语言的熟练度、接触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L2S则与语言使用情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当第二语言的使用比例提高时,双语者转换到第二语言的行为也显著增多。而且,L2S维度得分与第二语言熟练度、接触比例的正相关也达到了边缘显著。这些结果表明,LIS和L2S两个维度与语言学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个体倾向于转换到熟练水平较高、日常接触较多的语言,符合Rodriguez-Fomells等人(2011)提出的理论构想。同时,根据Rodriguez-Fornells等人(2011)的理论构想,情景转换(CS)是指某些外部因素引发的语言转换行为,需要认知控制的参与;而意外转换(US)则与之相反,指那些不需要认知控制成分参与、意外出现的语言转换行为。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S维度与第二语言的熟练度、使用比例都存在显著正相关,US维度与第二语言的熟练度、接触比例之间则存在负相关。前人研究指出,双语认知控制优势会随着第二语言熟练度的增加而提高(范小月,王瑞明,吴际,林哲婷,2012),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双语转换问卷的效标效度较为理想,而且CS维度有效测量了认知控制成分参与的、有意识的语言转换行为。

    3双语者语言转换与双语认知控制的

    关系

    3.1目的

    考察语言转换对不同水平的双语者认知控制能力的影响.进而从发展进程的角度探讨双语者认知控制优势获得的顺序性。本研究重点关注的两个变量分别为认知成分参与的语言转换频率与认知控制能力。其中,认知成分参与的语言转换频率是指双语转换问卷的CS维度得分:认知控制能力的指标则是指通过行为实验获得的转换消耗、混用消耗两项反应时指标。

    3.2方法

    3.2.1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在校生95名,所有被试的母语均为汉语,第二语言均为英语。其中,低水平阶段(非英语专业、第二语言熟练度较低)的双语者为63名,高水平阶段(英语专业、已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双语者为32名。所有被试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完成实验后获得一定报酬。

    3.2.2程序

    所有被试首先完成语言背景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第二语言的最早学习年龄、两种语言的接触比例、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熟练度等)、社会经济地位调查(SES问卷,包括民族、家庭收入水平以及父母职业等)和语言转换问卷中的情景转换维度测题(CS),然后完成数字转换任务。

    本研究使用的数字转换任务采用同时呈现线索与刺激的方式,要求被试根据刺激(数字)的颜色提示使用一语或二语命名。这个任务共有8个Block,每个Block包含30个trial,每个Block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前两个Block呈现的刺激均为绿色数字,要求被试尽快使用一语(汉语)命名;随后两个Block的所有刺激则为红色数字,要求使用二语(英语)进行命名。前四个Block属于单一Block,不需要进行一语和二语的转换。剩余四个Block属于混合Block,所呈现的刺激可能为红色,也可能为绿色,要求被试根据颜色线索用一语(绿色)或二语(红色)进行数字命名,这四个Block需要进行语言转换。每一部分的指导语都会明确告诉被试随后的Block需要使用哪种语言进行命名,目的是将非目标语言的干扰最小化。在每个tri-al中,屏幕中央首先呈现红色注视点,持续500ms:紧接着呈现有颜色的数字,要求被试看到刺激之后尽快对准麦克风大声命名。命名完毕到下一个注视点之前有1000ms间隔。电脑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并对被试的命名正误进行记录。

    3.3结果与分析

    3.3.1语言背景与SES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两组被试的语言熟练度、语言接触比例、双语使用比例等语言背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详细结果可见表2。背景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阶段被试的第二语言熟练水平显著高于低水平阶段,t(93)=5.963,p<0.001;第二语言接触比例也高于低水平阶段,t(93)=8.307,p<0.001。另外,使用七点问卷(1=只使用汉语,7=只使用英语)让被试自评各年龄阶段的语言使用情况。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语言使用比例没有差异,但是在大学阶段,高水平阶段的自评得分显著高于低水平阶段,t(93)=6.831,p<0.001,即高水平阶段双语者在大学阶段使用第二语言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阶段。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第二语言学习经验的积累明显增大了高水平阶段双语者第二语言的使用比例。SES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均为汉族人,家庭收入水平均为中等水平,高水平阶段被试和低水平阶段被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3.2数字转换任务结果与分析

    在数字转换任务上,所有被试的正确率均大于0.8,因此未删除任何被试。本研究仅对正确反应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删除反应时小于200ms和大于2000ms的数据,再删除2.5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占总数据的3.58%(常松,王瑞明,李利,谢久书,2013)。在数字转换任务中,两组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如表3所示。

    本研究主要关注转换消耗和混用消耗两个变量。转换消耗的算法是混合Block中的转换trial与不转换trial之间的差异量(Alloort,Styles,&Hsieh,1994;Rogers&MonselL 1995);混用消耗的算法是混合Block中不转换trial与单一Block之间的差异量(Los,1996;Meiran,2000)。由于本研究关注认知成分参与的语言转换对双语者认知控制的影响,所以对高水平阶段和低水平阶段两组被试分别进行CS维度得分与转换消耗、混用消耗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低水平阶段双语者,CS维度得分与转换消耗存在显著负相关,r=-0.31,p<0.05,但与混用消耗之间的相关程度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10);对于高水平阶段双语者。CS维度得分与转换消耗、混用消耗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s<0.05。这一相关分析结果说明,随着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经验的积累。双语者的认知优势出现了变化。 (焦鲁 王瑞明 刘聪 沈曼琼)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