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76829
青少年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的眼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3期
     2.4实验仪器和程序

    本研究所用的是由美国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504型眼动仪。实验程序由DELL奔腾4计算机呈现于17寸液晶显示器,呈现句子材料电脑屏幕刷新频率为150Hz,分辨率为1280x1024。实验材料的水平视角为28.7度,垂直视角15.3度,被试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75em。眼动程序为控制软件EYEPOS和分析软件EYENAL和FIXPLOT,开启后EYEPOS自动纪录被试相关的眼动数据。主试控制程序呈现实验图片,实验程序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的结果和时间,反应时的精确度为毫秒。开始后被试用鼠标在显示屏中选择答案,一道题完成后间隔1500ms程序自动进入下一题,直至实验结束。

    2.5实验任务与步骤

    (1)单独施测,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坐在仪器前面75cm处,头放在U型托上并进行固定。

    (2)进行眼校准。

    (3)呈现实验指导语并给予说明,指导语如下:“同学你好!这是一个二重选择测验,在这一测验的每道题中,都将呈现一系列图画,上面三幅,下面五幅。上面的三幅图画在某些方面有着相同的特征,你需要从下面五幅可选择的图画中选出两幅图画,使它们可以与上面的三幅图归为一类。你的选择没有时间限制,但希望你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如果明白,请告知主试。”

    (4)练习实验。共二题,被试第一题选择完毕并点击“确定”后,程序自动出现“下一题”的白屏,1500ms后自动出现第二题,被试完成后出现“正式实验”的白屏。

    (5)正式实验。主试询问,确认被试已理解作答方式后,主试按键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中被试每完成一道题就会出现“下一题”白屏并有1500ms的间隔。之后程序会自动进入下一题。被试依次完成剩余的题目直至实验结束。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操作眼动程序记录眼动数据。

    2.6眼动指标

    根据实验的目的将加工分为首次加工顺序、首次加工、再次加工、整个加工四种过程,每种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眼动指标如下:

    反映首次加工顺序的眼动指标.包括以下二个:某个兴趣区第一次被注视到的时间(time of first fixation of AOI):指从图片呈现开始到被试注视到这个兴趣区所用的时间:是否第一个注视到的兴趣区次数(number of first Fixations of AOI):指该兴趣区是否是被试第一个注视到的次数。

    反映首次加工过程的眼动指标,包括以下二个:首次注视时间(first fixation duration):指落在某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凝视时间(Raze du-ration):指从第一次进入某个兴趣区到第一次离开这个兴趣区的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之和。

    反映再次加工过程的眼动指标为回视时间(regression time):所有回视到当前兴趣区的注视时间之和。

    反映整个加工过程的指标包括以下二个:平均注视时间(mean fixation duration):在整个过程中,对某个兴趣区注视时间的平均值:总注视时间(total fixation duration):在整个过程中,对每张图片的注视时间之和。

    3结果

    3.1分类结果的年级发展特点

    反应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差异不显著(F(2,132)=1.763,p>0.05)。总分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差异显著(F(2,132)=54.407,p<0.001,η2=0.41),随着年级的升高总分升高,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初、高中生的成绩,p<0.001。见表1。

    3.2对问题区一选项区的加工过程中的年级发展特点

    3.2.1首次加工顺序的年级发展特点

    对加工顺序的眼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问题区部分,在某一个兴趣区第一次被注视到的时间上,年级差异显著(F(2,132)=5.801,p<0.01,η2=0.08),随着年级的升高从图片呈现到被试注视到问题区之间的时间间隔逐渐变短.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的时间间隔显著短于初中生的时间间隔(p<0.01),说明在图片呈现后大学生会比初中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注视到问题区。在是否是第一个被注视到的兴趣区上。年级差异显著(F(2,132)=6.992,p,0.001,η2=0.09)随着年级的升高被试首先注视到问题区的次数升高.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首先注视到问题区的次数显著高于初中生(p<0.001)。见表2。

    在选项区部分,在某一个兴趣区第一次被注视到的时间上,年级差异不显著(F(2,132)=1.057,0>0.05)。在是否是第一个被注视到的兴趣区上,年级差异显著(F(2,132)=3.714,p<0.05,η2=0.09),随着年级的升高。选项区首次被注视到的次数的逐渐降低,事后检验表明,初中生首次注视到选项区的次数显著高于大学生(p<0.01)。见表2。

    3.2.2首次加工过程的年级发展特点

    对反映首次加工的眼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发现:

    在问题区部分,在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上,年级差异不显著(F(2,132)=1.504,p>0.05);兴趣区的凝视时间,年级差异显著(F(2,132)=3.901,p<0.05,η2=0.06),随着年级升高凝视时间逐渐变长,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的对问题区的凝视时间显著长于初中生(p<0.05)。

    在选项区部分,在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上。年级差异不显著(F(2,132)=1.069,p>0.05);兴趣区的凝视时间,年级差异呈边缘显著,F(2,132)=3.029,p<0.05,η2=0.04),随着年级的升高对选项区的凝视时间逐渐变长,事后检验表明,初中生对选项区的凝视时间显著短于大学生(p<0.05)。见表3。 (杨伟刚 王有智 陈婉茹)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