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67321
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对遗忘学习判断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4期
     摘要 主要探讨不同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对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学习判断任务,让被试学习40对无意义配对词。并告知随后进行测试,当呈现第一个词时。被试能够回忆与之配对的后一个词。让被试预测当延迟不同时间(5分钟、1天和1周)进行测试时,他们能够记住(学习判断)或者遗忘(遗忘判断)后一词的可能性。最后,要求被试回忆所有词对。结果发现延时间隔对学习判断和遗忘判断有相似的影响;学习判断的等级和相对准确性均高于遗忘判断,说明人们对记住和遗忘的线索很敏感;相比于学习判断,人们监测自己遗忘能力的信心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人们能够利用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来预测未来的测验成绩,对遗忘的监测能力低于对记住的监测。

    关键词 延时间隔,线索类型,学习判断,遗忘判断。

    分类号 B842.3

    1 引言

    在元认知领域,存在大量有关记忆(remember)的元认知机制的研究(Dunloskv&Nelson 1992;Kelly&Jacoby,1998;Benjamin,Bjork,&Schwartz,1998:Rhodes&Castel,2008),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遗忘(forget)的元认知机制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人的记忆系统而言,不仅准确预测会记住哪些信息非常重要,而且准确预测将会遗忘哪些信息也很重要(Friedman&Castel,2011),特别是人们对遗忘的控制,将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决策(Dunloskv&Bjork。2008;Metcalfe&Finn,2008;S0n&Metcalfe,2000)。在了解人们是否知晓自己的遗忘能力时,对遗忘的元记忆监测进行考察是有效的切入点。学习判断(judgmem oflearning,JOL)是元记忆监测判断的重要形式,是指个体对当前已经学过的项目在以后回忆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Nelson&Dunloskv,1991)。既往研究多采用该任务,在被试学完项目后,给予记住或者遗忘的指导语,让其预测在间隔一定时间后能否记住(JOL)或遗忘该项目(judgment of forgetting,JOF,Finn,2008)。最后,让被试回忆所有项目,然后比较预测成绩和实际成绩的差异,以此考察人们元认知判断的等级和准确性。

    以往关注延时间隔影响遗忘判断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问题主要集中在人们是否能够知晓遗忘与延时间隔的关系。有研究发现(Rawson,Dunlosky,&McDonald,2002)被试在预测遗忘程度时能够考虑延时间隔的差异,表明被试能够知晓遗忘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但也有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Ko-riat,Biork,Sheffer,&Bar,2004),当要求被试预测5分钟后能记住多少单词时,预测准确性较高,但是当要求预测1天后或者一周后的记忆成绩时,被试的预测表现出高估。有趣的是,当要求被试预测时考虑影响“遗忘”的因素而不考虑“记住”时,预测值准确性得到提高,这表明线索会影响人们对延时间隔的估计。上述研究表明在记住和遗忘线索下延时间隔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不一致,而且受到“记住”和“遗忘”线索的影响,比如Finn(2008)发现被试在“遗忘”的预测框架下获得更多的参考信息来指导后续的学习:Friedman和Castel(2011)也发现人们在遗忘的线索下能给出更准确的预测。但是Kornell和Biork(2009)的研究未发现遗忘线索的益处,他们让被试重复学习同一材料达到4遍时,让被试预测每遍的记忆和遗忘情况,结果被试对记忆和遗忘的预测值没有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而提高:Rhodes和Castel(2008)考察了知觉因素的显著性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发现被试在记忆和遗忘线索下的表现一致,没有发现遗忘线索的益处。

    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Koriat等人(2004)对遗忘预测的研究主要考察的是总体JOL(针对所有项目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并未考察逐项JOL(针对每一个项目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往往采用逐项JOL任务,一方面该任务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层的了解人们如何做出预测,逐项JOL可以提供多个预测值,而总体JOL只能提供一个值。另一方面也能更准确地获得预测的准确性的高低。其次,该研究采用了两种实验材料:有意义和无意义词对,这种词对的意义也许会掩蔽延时间隔的作用。最后,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也许与实验设计有关,Rawson,Dunlosky和McDonal(2002)使用的是被试内设计,而Koriat等人(2004)使用的是被试问设计,这导致人们对延时间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为此在本研究中拟采用无意义词对,把延时间隔设置为被试问变量,考察在不同延时间隔条件下,人们对逐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鉴于已有研究发现“记住”和“遗忘”线索影响人们的预测,并存在不同结论。为此本研究拟考察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对元认知判断的影响。

    2 方法

    2.1 被试

    济南大学60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实验,年龄19-23岁,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之前未曾参加过类似实验。将60名被试随机分配到3种延时间隔条件下,每组20人,单独进行施测,完成实验任务后给予一定的报酬。

    2.2 实验材料

    实验选用80对线索一目标配对词,请30名大学生对每对词之间的联想强度进行判断,最后基于语义关联选出40对无意义词对用于正式实验。词对之间的联想强度为1.102-1.959,平均数为1.52,标准差为1.01;词频(参照《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为0.00008-0.0091。

    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线索类型:记住和遗忘)×3(延时间隔:5分钟、1天和1周)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内变量为线索类型,组间变量为延时间隔。因变量为JOL、JOF值,实际记忆程度、遗忘程度,相对准确性和绝对准确性。 (陈功香 乔福强 赵佳)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