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967330
心理分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年第4期
     摘要 心理分离指的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里从工作中分离出来,个体不仅身体上远离工作场所。精神上也摆脱掉工作的事情,对员工工作压力的恢复过程非常关键。首先,文本概述了心理分离的概念及其进展;其次,论述了心理分离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心理分离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心理分离,压力一分离模型,压力一分离扩展模型,心理分离的自我调节模型。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和通讯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点进行无障碍交流。人们不出门就能挣到钱已经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或者转变为自由职业者,例如自由撰稿人、股票投资人等。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在傍晚、深夜或者周末安排工作。工作和非工作之间界限的模糊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短期来看,员工可以按时完成工作指标,积累工作经验。但长时间工作会造成员工的疲劳感上升,情绪枯竭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个体下班后仍然沉浸在工作中,没有在工作角色和非工作角色间转换,被称为个体心理分离程度低。本文从心理分离概念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两方面进行整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分离,并给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2 心理分离概念的发展脉络

    Etzion,Eden和Lapidot(1998)首先提出分离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个体远离工作环境的感觉”。Etzion等为检验远离工作对于个体倦怠的影响效果,招募了81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工作中能得到短暂的休息)被试工作结束时的工作压力和倦怠水平显著下降,即远离工作的程度越高的个体越可以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恢复。

    研究者Sonnentag和Bayer(2005)进一步考察分离在个体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时发现当个体工作压力大时,如果下班后仍然思考工作的事情。那个体的恢复过程会受到阻碍并且幸福感下降。Son—nentag认为心理分离不单指个体远离工作场所,还意味着个体下班后心里不再想任何有关工作的事。因此,Sonnentag将心理分离(Psychological De-tachment)界定为“个体不仅仅是身体离开工作场所,心理上也不再被工作相关的事情占据,从与工作有关的思考中分离出来”。后来。Sonnentag与Fritz(2007)提出心理分离是个体遭遇压力情境后能够有效恢复的必备条件,强调心理分离对个体恢复的重要性。

    而Smit(2015)则认为个体心理分离程度低表明工作目标仍然处于激活状态且仍可被提取,心理分离程度高表明工作有关的目标已经失效而且难以被提取,该概念将心理分离看作一个目标导向的状态。有的人难以从工作中分离的原因是未完成的工作目标仍处于激活的状态,从概念上解释了个体难以从哪分离出来。

    由上所述可见,前两个研究者是从心理分离对个体从压力情境中恢复的作用角度出发对心理分离概念进行界定。但此概念不能清晰地解释个体难以从工作中分离的具体原因以及为什么有的个体在休息时还会继续思考过去的工作表现。Smit则在目标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心理分离的概念,认为工作目标的状态是个体难以分离的原因,使得心理分离的概念更加具体化、清晰化。但此概念未能解释当工作目标已经完成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个体仍然难以摆脱工作压力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当前心理分离的概念较为宽泛,都未明确说明心理分离具体的构成成分,不利于后续研究者对其的理解和测量。

    3 研究现状

    心理分离的研究自九十年代开始,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心理分离一直是广大组织行为学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本研究对国外相关的研究结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心理分离模型的演变

    心理分离的模型是伴随着心理分离概念一同产生和发展的,模型基于的概念不同。观点和特点也不相同,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3.1.1 压力一分离模型

    Sonnentag(2010)在资源保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分离的第一个模型即压力一分离模型。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是由Hobfoll(1989)提出的,它的核心观点是个体会努力获得、保护、维持和建立重要的资源。当个体的资源流失或受到威胁时压力就会产生。个体紧张水平随之提高,如果个体此时可以从压力情境中脱离出来,那么损耗的资源就有机会恢复到压力情境之前的水平。

    压力一分离模型将心理分离看作压力情境后个体进行有效恢复的必备条件并阐明了工作压力阻碍个体心理分离的过程,如图1(Sonnentag,2010)。该模型认为当工作压力大时个体心理分离受到阻碍,而心理分离程度低使得员工感到紧张,幸福感水平下降,即心理分离作为工作压力与紧张、幸福感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而Sonnentag认为心理分离同时起到调节作用,当个体心理分离程度高时,工作压力对紧张、幸福感的不利影响会减弱。当个体心理分离程度低,工作压力会提高个体的紧张反应并降低幸福感水平。

    该模型将心理分离看作工作压力与紧张、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和调节变量,但是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证明,也没有解释心理分离是如何同时起到调节和中介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检验心理分离是否在工作压力与紧张、幸福感之间同时扮演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两个角色。

    3.1.2 压力一分离模型的扩展模型

    Sonnentag和Fritz(2015)在事务性压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压力一分离模型进行了扩展。根据事务性压力理论(Lazarus&Folkman,1984),第一和第二评估在压力过程中非常重要。在第一评估中。个体会判断某个事件是否有潜在的威胁,而这一评估的先决条件是个体注意力指向该事件和内容。在第二评估中,个体需要判断是否有方法可以应对当前压力。而且,个体第二评估过程会受到个人和工作资源的影响。 (王小鸥 姜媛 周荃 汤芳 方平)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