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框架和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3)
实验共包括3个block,每个block包括256个trials。第一个block中,被试为自己决策,游戏最终的收益归被试自己所有;第二个block中,被試为朋友进行决策,为了保证被试在实验任务中的卷入度,主试会要求被试告知同寝好友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并进行记录,该部分游戏收益归被试朋友所有;第三个block中,被试为陌生人进行决策,主试会告知被试该部分他(她)的决策收益对象为主试的实验助手,而该助手在实验前与被试没有见过面。
决策任务中的初试金额、决策备选项、决策的概率都进行了伪随机,同时对实验的三个部分进行了拉丁方平衡。
2.4脑电记录和分析
采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按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记录EEG,以及双耳乳突的连线作为参考电极,右眼外侧安置电极记录水平眼电(HEOG),左眼上下安置电极记录垂直眼电(VEOG)。每个电极处的头皮电阻保持在10kQ以下。滤波带通为200Hz,采样频为1000 Hz/导。完成连续记录EEG后离线(offline)处理数据,自动校正VEOG和HEOG,并充分排除其他伪迹。
本实验中,决策过程主要发生在选择项出现以后,因此分析时程为被试做出决策的平均反应时,基线为选项出现前200 ms,分析时程选用刺激出现前200 ms至刺激呈现后1000 ms。波幅大于±80uV者被视为伪迹自动剔除。
根据总平均波幅的特征,提取N1(50-150 ms时窗内的负走向最小峰值)、P2(200-300 ms时窗内的正走向最大峰值)、N350(300-400 ms时窗内的负走向最小峰值)、P300(300-450 ms时窗内的正走向最大峰值)、LNP(1ate negative potential,400-600ms时窗内的平均波幅)的幅值,进行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3(电极位置:左(3)、中(z)、右(4))×5(电极:F、FC、c、CP、P)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统计结果非球性时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
3结果
3.1行为结果
剔除超时的数据,剔除率为总数据的0.5%。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反应时进行2(任务框架:正性描述/负性描述)×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框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11.36,p<0.01,η2=0.49;正性框架下的反应时(1 190.53 ms)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反应时(1267.44ms);社会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F(2,24)=0.07,p>0.05;社会距离与框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24)=4.12,p<0.05,η2=0.26,表现为当获益对象为朋友和陌生人时,被试在正性框架下的反应时(M朋友=1147.15 ms;M陌生人=1203.78 ms)均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反应时(M朋友=1268.83 ms;M陌生人=1274.47 ms),而当获益对象为自己时,却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性(见图2)。
对风险选项的选择率进行2(任务框架:正性描述/负性描述)×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任务框架的主效应显著,F(1,12)=33.61,p<0.01,η2=0.72,正性框架下的选择率(44.3%)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选择率(62.9%);社会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F(2,26)=0.88,p>0.05,决策对象为自己(53.4%)和朋友(52.7%)时风险选项选择率均低于陌生人(54.7%),但差异并不显著;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6)=9.5l,p<0.01,η2=0.42,表现为正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项选择率(48.5%)显著高于为朋友(42.8%)和为陌生人(41.7%)决策;负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择率(58.4%)显著低于为朋友(62.6%)和为陌生人(67.7%)决策。而无论在正性框架还是负性框架下,为朋友决策和为陌生人决策时的风险选择率没有显著差异(见图3)。
3.2脑电成分结果
剔除伪迹后,为自己决策、为朋友决策、为陌生人决策三种实验条件下,平均有效的叠加trials数分别是:249,253,252。
根据脑电数据的总平均图发现,在为自己、朋友和陌生人决策的条件下,均诱发了N1,P2等明显的早期成分和N350,P300,LNP等明显的晚期成分,其中N1的潜伏期在140ms左右,P2的潜伏期在230 ms左右,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社会距离并没有诱发早期成分在脑区和电极上的显著差异。从总平均图中可以看到,三种条件诱发的晚期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分离,对N3,P3,LNP分别进行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5(脑区:F/FC/C/CP/P)×3(电极:3/z/4)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N350
N350成分的潜伏期在320ms左右,社会距离、脑区、电极三者的主效应均显著(F(2,24)=12.02,p<0.01,η2=0.50;F(4,48)=11.54,p<0.01,η2=0.49;F(2,24)=5.75,p<0.01,η2=0.32),其中,为陌生人决策诱发了最大的波幅(-3.32 μV),其次是为自己决策(-2.31μV),最小的是为朋友决策(-1.44 μV);N350幅值从额叶至枕叶区依次递减,且中部电极幅值大于左边和右边电极幅值。 (刘耀中 刘敏 彭滨)
决策任务中的初试金额、决策备选项、决策的概率都进行了伪随机,同时对实验的三个部分进行了拉丁方平衡。
2.4脑电记录和分析
采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按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记录EEG,以及双耳乳突的连线作为参考电极,右眼外侧安置电极记录水平眼电(HEOG),左眼上下安置电极记录垂直眼电(VEOG)。每个电极处的头皮电阻保持在10kQ以下。滤波带通为200Hz,采样频为1000 Hz/导。完成连续记录EEG后离线(offline)处理数据,自动校正VEOG和HEOG,并充分排除其他伪迹。
本实验中,决策过程主要发生在选择项出现以后,因此分析时程为被试做出决策的平均反应时,基线为选项出现前200 ms,分析时程选用刺激出现前200 ms至刺激呈现后1000 ms。波幅大于±80uV者被视为伪迹自动剔除。
根据总平均波幅的特征,提取N1(50-150 ms时窗内的负走向最小峰值)、P2(200-300 ms时窗内的正走向最大峰值)、N350(300-400 ms时窗内的负走向最小峰值)、P300(300-450 ms时窗内的正走向最大峰值)、LNP(1ate negative potential,400-600ms时窗内的平均波幅)的幅值,进行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3(电极位置:左(3)、中(z)、右(4))×5(电极:F、FC、c、CP、P)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统计结果非球性时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
3结果
3.1行为结果
剔除超时的数据,剔除率为总数据的0.5%。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反应时进行2(任务框架:正性描述/负性描述)×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框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11.36,p<0.01,η2=0.49;正性框架下的反应时(1 190.53 ms)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反应时(1267.44ms);社会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F(2,24)=0.07,p>0.05;社会距离与框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24)=4.12,p<0.05,η2=0.26,表现为当获益对象为朋友和陌生人时,被试在正性框架下的反应时(M朋友=1147.15 ms;M陌生人=1203.78 ms)均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反应时(M朋友=1268.83 ms;M陌生人=1274.47 ms),而当获益对象为自己时,却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性(见图2)。
对风险选项的选择率进行2(任务框架:正性描述/负性描述)×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任务框架的主效应显著,F(1,12)=33.61,p<0.01,η2=0.72,正性框架下的选择率(44.3%)显著低于负性框架下的选择率(62.9%);社会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F(2,26)=0.88,p>0.05,决策对象为自己(53.4%)和朋友(52.7%)时风险选项选择率均低于陌生人(54.7%),但差异并不显著;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6)=9.5l,p<0.01,η2=0.42,表现为正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项选择率(48.5%)显著高于为朋友(42.8%)和为陌生人(41.7%)决策;负性框架下自我决策时风险选择率(58.4%)显著低于为朋友(62.6%)和为陌生人(67.7%)决策。而无论在正性框架还是负性框架下,为朋友决策和为陌生人决策时的风险选择率没有显著差异(见图3)。
3.2脑电成分结果
剔除伪迹后,为自己决策、为朋友决策、为陌生人决策三种实验条件下,平均有效的叠加trials数分别是:249,253,252。
根据脑电数据的总平均图发现,在为自己、朋友和陌生人决策的条件下,均诱发了N1,P2等明显的早期成分和N350,P300,LNP等明显的晚期成分,其中N1的潜伏期在140ms左右,P2的潜伏期在230 ms左右,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社会距离并没有诱发早期成分在脑区和电极上的显著差异。从总平均图中可以看到,三种条件诱发的晚期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分离,对N3,P3,LNP分别进行3(社会距离:自己/朋友/陌生人)×5(脑区:F/FC/C/CP/P)×3(电极:3/z/4)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N350
N350成分的潜伏期在320ms左右,社会距离、脑区、电极三者的主效应均显著(F(2,24)=12.02,p<0.01,η2=0.50;F(4,48)=11.54,p<0.01,η2=0.49;F(2,24)=5.75,p<0.01,η2=0.32),其中,为陌生人决策诱发了最大的波幅(-3.32 μV),其次是为自己决策(-2.31μV),最小的是为朋友决策(-1.44 μV);N350幅值从额叶至枕叶区依次递减,且中部电极幅值大于左边和右边电极幅值。 (刘耀中 刘敏 彭滨)